事实上,腰部产品一直存在,但在去年以前,各企业对这个价格带的产品的重视程度不同。过去的几年里,由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高端酒的销量大幅提高,很多企业尝到了甜头,将重心放到了高端酒上,对于腰部产品的关注度不够。而区域强势企业由于品牌力等原因,无法与名酒抗衡,主要运作大众酒的价位。那么,是哪些原因推动了白酒市场的腰部之战?
第一,高端酒下滑,名酒调头运作腰部产品。随着国家限制“三公消费”的政策实施,高端酒销量下降明显,很多酒企面对这种形势,对2013年制定的营收目标也有所降低。比如茅台预计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0%左右,较去年44%的目标下降过半。五粮液则表示2013年力争实现收入15%左右的增长,而去年的这一目标是34%。现有形势开始使酒企面对现实,高利润增长时代已经不再,因此很多企业不得不调转船头,在腰部产品上发力,致使腰部战争越来越激烈。茅台酒业董事长袁仁国近日表示,“原来,茅台酒只走高端,现在高端茅台酒,如陈年茅台酒,我们定位还是高档消费。此外,普通茅台酒,现在从高档消费调到大众消费、商务消费、家庭消费、个体消费。”由此看来,酒企将价格转向腰部价格带,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第二,除了大形势造成酒企对腰部价格带的竞争之外,城镇化也带动了消费的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已步入快速发展期。1978年时城镇人口只有1.7亿,而到2012年已经增加为6.9亿,其中有相当数量是进城的农民工。城镇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1年的51.3%;农村人口比重由82.1%下降到48.7%。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化是创造供给,城镇化则创造了需求,是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持续动力。城镇化提高了人民对各种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大幅增加,白酒也是其中的受益行业之一。对此,北京盛初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王朝成在《糖烟酒周刊》举办的中国糖酒食品经销商发展论坛(2013·湖南)上提到,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化的加快,白酒行业的发展会如同汽车行业发展一样,从原来的“哑铃形”逐渐变为“橄榄形”,大量的城镇消费也会推动白酒的消费。
来源:糖酒周刊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