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的社会形象,这似乎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消费者对白酒的“抵触”情绪究竟有多大?白酒行业应如何重塑自身形象?根据东方财富网在2013年3月中上旬的一次市场调查显示,实际情况也许并没有那么糟糕:即便是白酒行业的各种风波事件接踵而来,消费市场仍对白酒新形象充满期待。
理性看待白酒“风波”
对于“禁酒令”、“严控三公消费”等政策、措施给白酒行业带来的影响,有53.44%的受访者认为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行业调整转型及长远发展,另有11.13%的受访者认为白酒行业仍然景气,未来还将会有进一步的消费升级。
自2004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拉动内需的经济政策,带动了白酒行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白酒行业保持产销量旺盛增长创造了条件。随后8年间,白酒行业深刻感受到经济形势的变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增强产品创新能力,开拓市场营销模式等一系列举措,使行业产量不断扩大,价格结构逐步提升,名优白酒的市场地位日益凸显,整体经济运行指标得到稳步提升。
但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路飙升相比,白酒行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却变得越来越严峻。随着社会关注度的增强,来自政府、社会、舆论的压力不断加大。这种压力虽然不会对行业发展产生直接阻力,但却降低了中国白酒的社会美誉度,滋长了民众对多个白酒品牌甚至整个白酒行业的误解。
“风波”随之而来。勾兑门、塑化剂、禁酒令……公众更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文明之风理解为白酒行业的利空讯号,央视《焦点访谈》曝光极少数原酒企业的不规范生产行为,也进一步加剧了白酒行业的恐慌心理。
如何化解“风波”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解决白酒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问题?
江苏洋河酒厂(苏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雨柏在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白酒行业眼下遇到一些问题,是发展道路上的正常阶段,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加以对待,尽快树立白酒行业的正面形象,积极营造白酒行业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消费者正确认识白酒行业、白酒产品和白酒文化,消除对白酒的误解偏见。
像“中国梦,梦之蓝”这样的品牌诉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充分表现白酒行业对于“中国梦”的追求与信念,不失为对传统白酒文化的创新之举,使之能充分适应现代生活需求,以白酒文化创新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振奋国人精神。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超过半数以上的受访消费者同样对白酒“风波”持理性态度,并对调整期之后的白酒发展走势寄予充分信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为白酒行业接下来的形象之“变”增添了巨大动力。
中产阶层市场或将成为白酒行业突围机会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