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界风云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华夏酒报:中粮入主,酒鬼酒能否
·华夏酒报:“零关税”冲击,中国
· 角色定位,当好酒市变革排头兵
·华夏酒报:“改混”语境下的酒企
·华夏酒报:混合所有制改革问诊酒
推荐文章
·华夏酒报:国内外同价,不可能的
·华夏酒报:啤酒业遭遇负增长
· 眼下是酒业千载难逢的机遇
· 黄永利接任水井坊财务总监
· 五粮液公布新一届高管名单
最热文章
·白酒行业研究报告
·葡萄酒之父—路易士·巴斯德
· 景德镇 释放细分定位的能量
· 深圳的酒类年交易额已达到250亿
·白酒业的拐点在哪里?
·葡萄酒有“六道密码”
·中国白酒国际化的思考
·扳倒井酒二次绽放
·年份白酒倒底还能火多久?
·2006年济南白酒市场发展现状及前
旗帜广告位
四大障碍导致白酒国际化始终不乐观
2013-03-28 08:43 作者:责任主编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点击:


  今年春节期间,高端白酒市场遇冷,不少知名酒企的销售都出现下滑。在国内市场疲软的大背景下,“白酒国际化”似乎是唯一出路,但其实这条路也并不好走。

  尚普咨询食品行业分析师指出:白酒国际化提了好几年,但情况始终不乐观。这条国际化道路之所以困难重重,既有外部原因,也有中国白酒企业的内部原因。

  近年来,在产能过剩、国内消费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中国白酒企业纷纷将眼光投向海外市场,五粮液等名酒企业纷纷发起文化攻势走出国门,中国白酒行业掀起了一股“走出去”风潮。《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引导一批知名品牌参与全球竞争,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走向国际市场,使中国白酒成为世界的白酒。

  但必须承认的是,中国白酒的国际化道路不容乐观,海外市场的拓展步伐缓慢,只有极少数白酒企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鉴于文化背景差异大,中国白酒独特的工艺技术及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消费市场的要求有较大的差别,且许多国家出于保护本国酒类行业发展的考虑,对酒类进口设置了高关税。这些因素造成了白酒在国际市场的先天弱势。

  第二,白酒出口面对一个标准的问题。正规厂家生产的白酒都符合我国的国家标准,但从酿制工艺中所带来的一些难以精确衡量的微量成分却可能与美国FDA等法律法规不相符,或由于缺乏详实的数据而被拒之门外。

  第三,白酒在国宴等一些招待外宾的国际场合逐渐被其他酒种替代,进一步弱化了白酒对国外政界领袖的影响。目前,APEC财长会议晚宴专用酒、博鳌亚洲论坛唯一指定用酒、中法文化年希拉克访华国宴用酒等都采用了葡萄酒,虽然符合国际礼仪,易于与国际接轨,但无疑对白酒“走出去”有负面影响。

  第四,中国白酒国内市场竞争混乱,很多名酒企业抱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认为要进军国际市场必先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且开发白酒国际市场风险大,现在还没有真正成功的案例。因此白酒企业虽然很早提出白酒国际化的口号,但是真的落实在行动上却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是以此作为一种手段,来反向操作国内市场。

  根据尚普咨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酒制造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白酒国际化不仅能缓解当前国内酒企的困境,也利于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应该得到肯定和扶持。但由于国外国内的种种原因,白酒国际化的道路始终没能走成坦途。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搜狐酒评网上线 发布2012白酒行业白皮书
下一篇:白酒行业:“高中端”各有优劣 兼并重组是大趋势
 中国白酒中报风云
中国白酒中报风云
酒闻:中国市场的波尔多热潮结束?
酒闻:中国市场的波
营销界泰斗卢泰宏支招白酒行业 要接地气
营销界泰斗卢泰宏支
行业的寒冬来临 白酒企业呼吁抱团取暖
行业的寒冬来临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