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界风云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华夏酒报:中粮入主,酒鬼酒能否
·华夏酒报:“零关税”冲击,中国
· 角色定位,当好酒市变革排头兵
·华夏酒报:“改混”语境下的酒企
·华夏酒报:混合所有制改革问诊酒
推荐文章
·华夏酒报:国内外同价,不可能的
·华夏酒报:啤酒业遭遇负增长
· 眼下是酒业千载难逢的机遇
· 黄永利接任水井坊财务总监
· 五粮液公布新一届高管名单
最热文章
·白酒行业研究报告
·葡萄酒之父—路易士·巴斯德
· 景德镇 释放细分定位的能量
· 深圳的酒类年交易额已达到250亿
·白酒业的拐点在哪里?
·葡萄酒有“六道密码”
·中国白酒国际化的思考
·扳倒井酒二次绽放
·年份白酒倒底还能火多久?
·2006年济南白酒市场发展现状及前
旗帜广告位
印江加快推进白酒产业发展
2012-09-13 15:39 作者:责任主编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点击:


  作为由小作坊发展起来的小酒企,印江红色木黄酒业和芙蓉窖酒厂在“大腕”云集的酒博会上精彩亮相,展示风采。而借全省加快白酒产业发展的东风,印江自治县坚定决心,大力推动白酒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红色木黄酒业是印江白酒行业的先行者。上世纪90年代,在地方酒厂衰退后,曾在乡镇酒厂从事酿酒的熊成华创办木黄窖酒厂,逐渐发展壮大为印江红色木黄酒业,产能由年产数十吨提升到400吨,年产值由数十万元增至500万元。

  印江气候适宜、环境独特,适合酿造优质白酒。“特别是木黄、新业两个地方,位于梵净山脚下,海拔、气候适宜,水质好,气候环境与茅台镇相似。”印江白酒行业人士介绍。近年来,该县酒企高薪聘请茅台酒厂高级技师,采用茅台工艺酿造的酱香白酒远销湖南、广西等地,还为湖南一些品牌酒提供基酒,包装后高价入市。

  该县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印江酒类企业达70余户,白酒年产量2500余吨,实现工业总产值8000多万元。但站在全省的酒产业版图看,印江任重道远。县经贸局相关负责人自揭短处:该县酒产业规模小,产能弱,无品牌;档次低,仅依赖农村消费市场;生产工艺水平落后;企业资金匮乏,发展后劲不足,营销能力差。

  全省加快白酒产业发展的号角吹响后,印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深入分析结合实际提出,到2015年逐步达到年产10000吨酱香型白酒,年产值40亿元以上。该县为此出台扶持白酒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该县从做大规模入手,壮大白酒产业。红色木黄酒业正在进行厂房扩建和产能升级,年底可完工,预计投产后可增产三分之一。公司负责人熊成华说,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他正密切与湖南常德客商联系,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共同发展。新业芙蓉酒厂也在谋划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窑酒产量。负责人严克强说,将新建生产车间2000平方米、酒储库1000多平方米,实现年产白酒2000吨。

  白酒生产许可证是我省很多县发展白酒产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该县支持县内酒企与山东某酒企合作并购,组建梵台酒业有限公司。并整合资源,谋划统筹其他酒厂和个体作坊,实行分散经营,独立核算,共享“梵台”生产许可证,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白酒集团。此外,该县还正积极引进一家投资5000万元至1亿元以上年产1000吨酱香型白酒企业入驻。

  规模提升需要原料基地支撑,目前,该县酿酒所用的高粱等原料大都从山东等地购买。红色木黄酒业、新业芙蓉酒厂都正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动农户种高粱,建设优质高粱示范基地,既为白酒企业提供酿酒原料,也促进群众增收。

  该县按照把白酒产业培育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的要求,做强白酒品牌。力争5年将“梵台酒”打造为贵州“十大名酒”之一,10年获国家驰名商标和知名品牌。同时,不断提升红色木黄窑酒、芙蓉窑等品牌的形象和市场空间,重点扶持一批新品牌,从整体上提升印江酒品牌地位。

  该县还重视酒文化的培育,将旅游、书法、佛教及土家民族文化有机融入到白酒产业,形成独特的酒文化。木黄是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会师地,红色木黄酒业将红色文化与白酒生产、包装相结合,开发了会师泉、将军酒、木黄老窑、会师号等红色窑酒,颇受市场青睐。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把白酒酿得“更中国”
下一篇:深圳一男子勾兑品牌假冒洋酒销往酒吧被批捕
 中国白酒中报风云
中国白酒中报风云
酒闻:中国市场的波尔多热潮结束?
酒闻:中国市场的波
营销界泰斗卢泰宏支招白酒行业 要接地气
营销界泰斗卢泰宏支
行业的寒冬来临 白酒企业呼吁抱团取暖
行业的寒冬来临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