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界风云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华夏酒报:中粮入主,酒鬼酒能否
·华夏酒报:“零关税”冲击,中国
· 角色定位,当好酒市变革排头兵
·华夏酒报:“改混”语境下的酒企
·华夏酒报:混合所有制改革问诊酒
推荐文章
·华夏酒报:国内外同价,不可能的
·华夏酒报:啤酒业遭遇负增长
· 眼下是酒业千载难逢的机遇
· 黄永利接任水井坊财务总监
· 五粮液公布新一届高管名单
最热文章
·白酒行业研究报告
·葡萄酒之父—路易士·巴斯德
· 景德镇 释放细分定位的能量
· 深圳的酒类年交易额已达到250亿
·白酒业的拐点在哪里?
·葡萄酒有“六道密码”
·中国白酒国际化的思考
·扳倒井酒二次绽放
·年份白酒倒底还能火多久?
·2006年济南白酒市场发展现状及前
旗帜广告位
如此啤酒大战 必将两败俱伤
2012-08-30 10:15 作者:责任主编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点击:

    啤酒行业的“军备竞赛”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今年3月2日,青岛啤酒宣布,出资1.74亿元,接手趵突泉啤酒的全部股权;而几乎同时,燕京啤酒公布2009年业绩,并宣布发债融资12亿元,用于北京等5个基地的60万吨产能扩张。

  在这背后是国内啤酒行业三足鼎立的现状。2009年,华润啤酒占国内市场份额约20%,青岛啤酒占有国内市场份额约14%,燕京啤酒则为12%。

  数据显示:2009年,青岛啤酒产销近600万吨,燕京啤酒467万吨。一位接近青啤的人士表示,“2009年前三季度,华润雪花产销量710万吨,全年超过800万吨。在产销上已经将青啤、燕京抛下。”

  华润雪花除了市场份额的上升,其高端产品的推出和成本规模效应亦使其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突破11亿元,同比增长78%。

  华润雪花产销量、净利润的高速增长,对青啤、燕京形成了很大压力;而且外资百威英博产销量在500多万吨,与青啤、燕京的销量份额相差不大。因此,华润雪花、百威英博的前后围堵情势下,青啤与燕京则需要有更大的突破。

  上述接近青啤的人士表示,“他们(青啤)现在感觉与华润的差距在不断拉大,之前双方主要是产量上有差距,但是在盈利质量上青啤占优;现在华润不仅拉大产销量的差距,而且盈利能力与青啤几乎没有差距。青啤内部压力比较大,为了缩小差距,他们也将提高市场份额作为考核高管业绩的重要指标。”
 

啤酒行业的三方角力

相关阅读

   有读者反映,最近到一些饭店就餐碰到一种怪现象——饭店只经营一个品牌的啤酒,不喝拉倒。在铁西开海鲜店的沈先生揭开了这个谜底。5月31日,沈先生叹着气对记者说,雪花啤酒停止供货已半月有余,其原因有点儿“荒唐”,因为他经营了青岛啤酒。

  “5月中旬,雪花啤酒片区负责人打电话通知我,如果继续销售青岛啤酒,便停止雪花啤酒的供货。如果停止青岛啤酒销售,双方签订协议后,雪花便可以像往常一样继续供货。”沈先生说,接到通知后,本想先观察几天,可没想到,雪花啤酒第二天就不给供货了。

  雪花啤酒和青岛啤酒都是顾客喜爱的品牌,两者选一,实在难有取舍。为了保证海鲜店啤酒种类齐全,雪花啤酒停供后,沈先生四处寻找货源,无奈之下,只得多花钱从附近一家超市进货。“雪花啤酒的正常供货价是39元/箱,扣除返点等优惠,最后折合在33元/箱左右。我现在从超市进货价为37.2元/箱,一箱比正常进货价贵三四元钱。”沈先生说。

  遭遇断供的并非沈先生一家饭店。据沈先生介绍,在他附近十余家饭店里,便有两三家饭店被雪花啤酒断供了,在其他地区也有此类情况出现,饭店经营者对这种销售方式颇为厌烦。“进饭店的消费者有消费权,想喝什么啤酒自己说了算,我们不能只卖一种啊。雪花和青岛两者选一,我们做小本生意的很为难,顾客很容易因为没有自己爱喝的啤酒而选择其他饭店。啤酒销售商不应该限制我们的经营品种。”铁西一家串店的老板对记者说。

  断供的出现缘于雪花啤酒与青岛啤酒两大啤酒巨头对终端销售市场的争夺。业内人士讲,首先挑起战火的是青岛啤酒。进入夏季之初,青岛啤酒推出了“进百箱送30箱”的优惠。消息一出,引发雪花啤酒关注,于是他们见招拆招,打出“有他没我”的战术,即雪花和青岛两样啤酒只能选择其一,而且对专卖雪花啤酒的销售商增加每箱返现的优惠。见雪花啤酒如此打法,青岛啤酒再次推出更加诱人的“买一送一”优惠,即进百箱青岛啤酒再送百箱。于是,便上演了两巨头“有他没我”的大战。

  业内人士介绍,啤酒巨头竞争由来已久,尤其是在夏季销售旺季。今年竞争的战场主要是中低端市场,包括商超、小卖部、烟酒店、小饭店等,且如此的低价优惠与“垄断”销售为以前所没有。业内人士认为,适当的市场竞争是件好事,有利于产业升级,但恶意的市场竞争必将是两败俱伤。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试论中国高档白酒战略发展路径
下一篇:葡萄酒“去制造化”:服务型终端成趋势
 中国白酒中报风云
中国白酒中报风云
酒闻:中国市场的波尔多热潮结束?
酒闻:中国市场的波
营销界泰斗卢泰宏支招白酒行业 要接地气
营销界泰斗卢泰宏支
行业的寒冬来临 白酒企业呼吁抱团取暖
行业的寒冬来临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