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对于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可谓是“花开并蒂莲”。
其一是,为了应对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的11.8%的临时反倾销税,中国商务部正式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
此消息对国内的葡萄酒生产企业和A股市场中的葡萄酒类上市公司,均构成一定的利好,其中A股市场中的葡萄酒类上市公司股票在6月5日出现大幅上涨,到全天收盘时止,通葡股份(600365)大涨6.18%。
其二是,6月4日这一天,通葡股份公告称,公司定增成功完成。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结果暨股本变动公告》显示: 此次公开发行的股票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 股),合计6000万股,每股价格8.98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位5.3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成功募得资金共计5.22亿元。
按照6月4日的收盘价计算,通葡股份的成功定增同样导致收官大涨,其中7家参与定增的股东账面浮盈24%。
重做葡萄酒主业
时下,国产葡萄酒企业发展除了要面对严峻的形势之外,还要直面自身发展的困境。
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有70余年的葡萄酒行业历史积淀,被誉为吉林的三张名片之一,但是公司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逐渐落后于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及市场网络建设等方面略显滞后。
不过,通葡股份并不甘落后,从其公布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结果暨股本变动公告》看,通葡股份此次定增的目的非常明确,并且有意要弥补其在滞后项目的“短板”。
公告显示:通葡股份将把募集的资金用在三个方面上:高品质甜型葡萄酒技术改造拟使用募集资金不超过1.21亿元,葡萄酒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不超过9325万元。其中,高品质甜型葡萄酒技术改造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形成销售收入1.4687亿元,净利润1665万元;葡萄酒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将形成销售收入1.1829亿元,净利润1226万元。其余部分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通葡股份声称,因公司所处的葡萄酒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也十分巨大。然而,公司受制于净资产规模较小且十多年未进行股权融资,无法依靠自身积累进行相关项目的建设,严重削弱了公司的竞争力,此次定增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司的资金压 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参与定增的8个对象分别是吉祥大酒店有限公司、吉林省洮儿河酒业有限公司和自然人唐嘉孺、钟会强、陶景超、马利群、温旭普、杨学农。其中有4个对象的认购数量为990万股。而且除了钟会强是北京海淀区人,温旭普是河南省洛阳人外,其他6位股东或法定代表人全是东北籍人士,而且大部分是长春市人士。
通葡股份一位工作人员对此解释说,现在通葡的股权结构中,前几位的股东基本都是吉林当地企业和个人,这对于通葡未来在当地的重新崛起是有帮助的。而且这些当地人对通葡这个品牌是由衷支持的。“有东北地区以外新的大股东进驻后,做事的风格很明确,通葡可以说迎来了新生,定增完成后将解决资金问题。”
据介绍,通葡在葡萄酒行业大发展的2003~2011年,发展几乎停滞,没有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但是通葡的机会仍然存在,公司产品主要是甜红葡萄酒,相比干红而言,甜酒仍有非常庞大的消费者群体,但是目前甜酒给人的感觉较为低端。
“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筹集的资金,可以加快通葡股份现有产业的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快速做大做强葡萄酒主业,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通葡品牌仍然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但其要考虑怎么唤醒和打动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这是通葡复兴的第一步。另外,通葡之前产品结构老化,产品线呈现低端化现象严重,产品升级是必须的。”这位工作人员说,通葡股份目前产品线结构已基本树立,从二十几元到二百多元甜酒产品线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具备通化特色的中低端产品基本成型。
而在这次定增方案中,募集资金的一个投向就是营销网络的建设,这为未来通葡的市场推广提供了资金支持。
据了解,接下来通葡股份将会重新构建有效的产品分销网络,并展开大面积招商,着力建设营销网络,同时,还将积极进行品牌的传播。
行业显现颓势
受“限制三公消费”、“厉行勤俭节约”等政策因素的影响,白酒行业持续呈现不景气的形势。而葡萄酒行业也未能幸免,加上中国食品本身正在进行的内部整合,葡萄酒行业遭遇了经销商退出、销售团队骨干流失等问题,业绩受到一定的影响。
以中国葡萄酒行业的龙头企业张裕来看,张裕在2012年在实现营业总收入56.20亿元,同比下降6.77%,净利润16.95亿元,同比下降11.10%。张裕公司自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营收和净利齐降的情况。
2013年第一季度报显示,张裕“双降”趋势在继续,第一季度实现收入18.5亿元,净利润5.7亿元,同比下降分别是3.3%和5.6%。
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本期末总资产同比上年度期末减少0.21%。
葡萄酒行业业绩下滑,一方面是因为国内葡萄酒消费需求增速放缓,以及国外葡萄酒大量涌入,国内葡萄酒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营销难度加大,公司部分产品销售收入下降。
“限酒令及经济环境的不景气致使葡萄酒的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各大葡萄酒品牌业绩自然下滑。”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表示,加之进口葡萄酒的冲击,进口葡萄酒具有品牌优势,其从数量和价格上对国产葡萄酒形成了较大压力。
某葡萄酒电商CEO对《华夏酒报》记者分析道,“近两年来受经济低迷及消费者消费观念趋于理性影响,葡萄酒暴利的生存土壤正在逐步消除。”
有业界人士指出,国内葡萄酒消费疲软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行业景气度低迷尤其是国产葡萄酒衰退的形势在2013年仍会延续,大型企业经营均面临较大压力。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可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