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界风云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华夏酒报:中粮入主,酒鬼酒能否
·华夏酒报:“零关税”冲击,中国
· 角色定位,当好酒市变革排头兵
·华夏酒报:“改混”语境下的酒企
·华夏酒报:混合所有制改革问诊酒
推荐文章
·华夏酒报:国内外同价,不可能的
·华夏酒报:啤酒业遭遇负增长
· 眼下是酒业千载难逢的机遇
· 黄永利接任水井坊财务总监
· 五粮液公布新一届高管名单
最热文章
·白酒行业研究报告
·葡萄酒之父—路易士·巴斯德
· 景德镇 释放细分定位的能量
· 深圳的酒类年交易额已达到250亿
·白酒业的拐点在哪里?
·葡萄酒有“六道密码”
·中国白酒国际化的思考
·扳倒井酒二次绽放
·年份白酒倒底还能火多久?
·2006年济南白酒市场发展现状及前
旗帜广告位
面子消费还能不能撑住白酒市场?
2013-01-22 12:01 作者:责任主编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点击:


  种种迹象表明,白酒业的这个冬天有点冷。

  走过黄金10年之后,白酒业产能过剩的迹象,让很多业内人士担忧。2012年11月,塑化剂问题让消费者心存疑云。这还没完,12月底,中央军委的“禁酒令”,又让白酒集体在资本市场表现遇冷。很多“憋不住”的经销商开始低价甩货,挽救现金流。

  为了制止颓势,白酒企业试图以控制最低零售价的方式避免品牌“跌份儿”,此举被价格监管部门一把掐住:1月15日,茅台公告显示国家发改委反垄断部门介入调查,茅台取消限价措施,撤销上述对经销商的处罚,并退还相关保证金。1月17日,五粮液公司也宣布取消“限价令”,并依据《反垄断法》相关规定进行彻底整改。

  就在2012年夏天,很多白酒企业还陆续推出霸气十足的“千亿计划”。然而韶光易逝,移步换景,“如何过冬”问题已经摆在眼前。叫停“限价令”的动作背后,有太多可以说道的故事。

  勒不住的白酒价格

  对白酒垄断价格的管控,国家发改委已经不是第一次发言。2011年1月1日,茅台公司宣布对旗下产品出厂价提高20%,随后其他白酒品牌一路跟涨。市场的变化引起了政府部门重视。当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紧急约谈国内两大酒业协会以及相关酒企,要求酒企维稳酒价。

  当时,各酒企表示坚决拥护政府的“限涨令”。

  但到2011年9月前后,白酒涨声再起。9月下旬,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透露,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经贸司、价监局已经共同召开过白酒价格座谈会,要求控制涨价。两大酒业协会和茅台、五粮液等企业均被要求参会。

  在价格监管部门的这道“明令”之下,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提出了义正词严的倡议:酒企不应“凭借垄断地位随意涨价、谋取暴利”。不过,和上次一样,这轮“限涨令”也没能勒住价格上涨。

  酒价的高企带来了白酒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荣光。2011年,规模以上白酒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46.67亿元,同比增长40.25%;实现利润总额571.59亿元,同比增长51.91%。在同期上证指数下挫近10%的情况下,白酒类股票涨幅约20%。

  然而,产能过剩的阴云正在积聚。
降价就是“跌份儿”

  市场的变化早早超过了“规划”。据《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国白酒总产量将达到960万千升,比“十一五”末增长8%;可刚到2011年,也就是“十二五”的第二年,白酒产量就达1025.6万千升,同比增长30.70%。

  人们的胃口也跟不上企业的“胃口”。数据显示,和2011年的产量相比,消费量远远落后。但是酒企在2012年仍高歌猛进,在资本市场日进斗金式的增长中,很多大酒企提出了“千亿计划”,中型酒企则提出“百亿计划”。

  “酒企的扩张计划给经销商的压力太大,有些都要崩溃了。”一位白酒业内人士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很多酒厂为了冲业绩,压着货款,让经销商先屯货。还有的酒企干脆“做出”亮丽的业绩,靠在资本市场倒腾获得收益,“卖的是酒,赚的是股票”——那些卖不动的酒,自然也都压在经销商那里。

  2012年12月,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白酒中的塑化剂问题时,多名分析人士曾称,塑化剂对行业的影响不会很大,春节的到来会提升白酒业的士气。不久,中央军委和一些地方政府发出“禁酒令”,白酒业集体迎来新一轮资本市场大降温。

  有“实在绷不住”的经销商们开始降价售酒,盘活资金,这让酒企烦恼。业内人士表示,酒企的销售讲究“气势”,降价就是“跌份儿”,对酒厂的品牌是一个打击。

  和两年前相反,市场由热变冷。

  经销商的举动被称为“低价串货”。茅台公司发声称,“一定要沉着,一定要挺住,谁低就取缔谁,毫不含糊!”“守住价格底线。”“零售价不能低于1519元,团购价不能低于1400元”。此后该企业流出的文件显示,“低价串货”的经销商被处以不同程度的惩罚,如暂停执行茅台酒合同计划、扣减20%保证金、得到黄牌警告等。

  霸气冷硬的不仅是茅台公司。五粮液公司营销督查处理通报(督字001号)称:“极个别的五粮液品牌运营商和五粮液专卖店我行我素、不按规则、不顾大局、不识大体,低价、跨区、跨渠道违规销售五粮液,给公司和整个市场环境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因素,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到这儿,酒企取代价格监管部门,成了发布“限价令”的人。

  国家发改委也没闲着。这一回,反垄断部门介入调查,让酒企收回成令。

  白酒营销专家舒国华在其微博上透露,除了这两家酒企,还有别的酒企也“接到调查通知或者直接谈话”,要求整改违反《反垄断法》的政策。

[1] [2]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澳洲酿酒师发明新技术修改葡萄酒多酚,提升葡萄酒的药用价值
下一篇: 黑龙江 第二批“放心酒示范店”授牌
 中国白酒中报风云
中国白酒中报风云
酒闻:中国市场的波尔多热潮结束?
酒闻:中国市场的波
营销界泰斗卢泰宏支招白酒行业 要接地气
营销界泰斗卢泰宏支
行业的寒冬来临 白酒企业呼吁抱团取暖
行业的寒冬来临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