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备受关注的业内两大盛会——茅台和五粮液经销商大会同时召开。
而就在同一天,在四川宜宾,2012中国白酒文化节开幕。宜宾白酒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2012网上中国白酒文化节、“名家赞酒都”中国艺术家中国白酒之都——宜宾采风及作品展、酒都民间藏品馆暨酒器具精品馆开馆活动、中国白酒品牌战略及市场营销高峰论坛等活动纷纷上演。
中国白酒文化节已成为了宜宾的知名节庆,作为中国白酒之都的宜宾,在知名节庆和文化的助推下,其白酒产业也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
两大企业盛会之后,由华夏酒报社联合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共同主办的“名酒价值与中华文明——四大名酒荣耀60”纪念活动作为2012年的压轴大戏也如约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这是一场见证名酒荣耀的盛典,是一次历史传承的回顾,也是一种启迪未来的使命。
到此,2012年的中国酒业算是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那么,这一年又有哪些事情值得我们回顾与总结,思考并研究其对未来酒行业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
从百亿到千亿的跨越
2月13日,在贵州省遵义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遵义市市长王秉清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组建“大茅台集团”。
据介绍,组建大茅台集团是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设想,初衷在于让更多的茅台镇白酒企业能够加入茅台集团,利用“茅台”这一品牌优势,提升整个仁怀市、甚至贵州省白酒产业。
在今年7月,组建“大茅台集团”开始逐步有了动作——由政府部门牵头,茅台集团分别和国台酒业、怀庄酒业、百年糊涂酒业和钓鱼台国宾酒业4家本地企业进行了谈判。
但显然,这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所谓的“大茅台集团”还是停留在“设想的层面上”。
应该说政府的初衷是美好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企业再不抱团,茅台集团一枝独秀却产能严重不足的局面难以改善,这毕竟影响到整个贵州酒业局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茅台“千亿”目标的实现。
当地政府明确支持茅台集团采取多种方式,兼并、收购省内外白酒企业。同时,支持茅台集团通过投资、参股控股、兼并、重组、收购等多种方式,整合贵州省内白酒原料种植、包装印刷、物流等上下游关联产业,形成比较齐全的配套能力,在全省白酒产业率先实现集群发展。
相比于仁怀对茅台的支持政策,宜宾对五粮液的扶持也毫不逊色。2007年,四川省宜宾市委市政府将酒类产业作为宜宾的“一号产业”,在此背景下的五粮液发展迅猛,到2012年年初,五粮液再次寻求突破,集团公司召开千亿目标研讨会,明确提出“凸显酒业、优化多元”的发展战略,确保在“十二五”收官之年实现千亿目标。
茅台和五粮液是最先进入百亿销售规模的企业,也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泸州老窖、洋河和郎酒、汾酒等也纷纷跨入了百亿的阵列中,如今的他们再度扛起了“千亿目标”的大旗,引领着这个行业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从百亿到千亿,背后不仅仅是数字的增加,更意味着对企业管理、人才储备和营销模式等各方面的挑战,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建立稳固的大厦。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