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无糟”这个“伴生性”的细节似乎应该是中华酒故事特有的现象。我们一般认为酒的起源,最早出来的是果酒,其次是奶酒,最后才发现粮食(谷物)酿造的酒。因为水果中含有糖类的果汁,如暴露于皮外,果皮上常附有酵母,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果汁就会自然发酵成酒。在西方,古埃及人、巴比伦人虽然早就能酿造啤酒,但远古时代西方各民族主要还是以果酒为主,果酒是无所谓“有糟”和“无糟”的。在中国则不同,中国即使仅据典籍记载距今3200多年前的武丁时期,我国已经能够成熟地用酒曲来酿造粮食酒了。粮食酒自然“有糟”,这是与果酒工艺相比较给人的外在印象最明显的不同,因此可以断定,“酒无糟”这个细节的加入应该是中国粮食酒发生以后的事,而在此前,民间流传的只可能是单纯的“水变酒”的故事。
比如像汾酒,我们在前文讲述的那个汾酒的“酒无糟”故事,只是它比较著名的故事之一,它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杏花仙子”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说明“杏花村”地名由来的。怎么来的呢?此地原来盛产杏,王母娘娘瑶池的杏花仙子下凡来教会了乡民酿制杏酒,就这么来的。杏酒自然是果酒,是“无糟”的,这本来应该是个单纯的“水变酒”的故事。一般来说即使现在杏花村没有了一棵杏树,单凭“杏花村”这个地名,它曾经盛产杏酒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更何况它后来又是酒史不断成为了有名的酒乡呢。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故事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这样我们就仅凭借对当地民间故事的解读,也能仿佛摸到此地酒文化发生、发展的一些脉络信息。
茅台酒文化发生、发展的这种脉络也应该是比较清晰的。茅台酒的前身是枸酱酒,也是果酒;茅台酒文化与夜郎文化密切关联,而同样是“酒无糟”故事的“酒店塘的传说”,其发生地湘西新晃近年甚至有人认为就是中后期的夜郎古国所在地。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