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专家论坛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月是故乡明,酒是家乡浓
·破冰捕鱼,怎能少了酒
推荐文章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湖南老八大”的名酒情缘
·拥抱互联网经济,老酒迎接红利时
·悬奖100万等你拿!探秘划拳“奇
·疫情下,老酒市
最热文章
·揭秘“59元茅台”真相 警惕“话
·鉴别真假五粮液,只要这5招
·爷爷的酒曲秘方
·朋友圈传莆田喜力啤酒制作过程是
·你知道五粮液有哪些工艺和技术吗
·“吉金”略释 话说茅台青铜酒器
·2017最新乘坐高铁携带白酒的相关
·重奖征集2017“全国理性饮酒宣传
·竹枝词(其一)
·玉盘杨梅为君设
旗帜广告位
月是故乡明,酒是家乡浓
2020-11-08 14:59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记得小时候,陈少华的《九月九的》很红火,大街小巷飘满了他高亢又略带苍凉的歌声:“亲人和朋友举起杯倒满,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年少的我,完全体会不到歌词里的真意,如今身在异乡,再听这首歌,才充分感受到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味道。

家乡湖北省枣阳市鹿头镇给我的感觉总是飘满酒的醇香。乡民们爱喝自己土法酿制的酒,如小麦酒、高粱酒、红薯酒,还有用葡萄、苹果等酿制的果酒等。印象最深的还是母亲酿的米酒,采用亮晶晶的糯米酿制,因颜色橙黄,又名黄酒。糯米酿酒,营养价值高,酒精含量低,不仅男人们喜欢饮用,就连女人和孩子也能喝上一碗半碗。

过重阳,是乡民最看重的节俗之一。小时候,日子虽然清苦,但酿米酒的习惯却从未中断过。中秋节刚过,母亲就开始张罗着酿米酒了。新碾的糯米,透着谷物的清香。母亲把糯米浸泡好后煮至六七成熟,滤掉米汤,盛入甑子中,盖好盖子,用大火蒸熟,然后将蒸熟的糯米饭铺在簸箩上摊凉,等待触手不热时,拌入酒曲,放入缸中,最后用棉布把酒缸盖好,让它静静地自然发酵,赶在九月九这天开封。

母亲酿的黄酒不经过压榨,带酒糟喝更有风味,只是略浊而已。酒入碗中,一股醇和馥郁的香气便沁入肺腑。轻轻地啜饮一口,搅动着舌头,甜绵如蜜,感觉除了好喝,并没多大劲儿,我总会忍不住多喝几碗,当意犹未尽地放下碗,不一会儿就觉得头有些晕,且会持续不断地晕一两个小时,就像母亲的爱,润物无声,绵绵的却有力量。

见识了黄酒的厉害后,我喜欢在秋冬之际,满满地灌上一壶,放在火塘上温着,渐渐地,酒在壶中嘘嘘作响,这时候,将鸡蛋打散冲入酒中,放一些姜丝进去,再根据自己的口味放些红糖。烫好的黄酒劲就小了,一股子暖香,像温良的妇人坐侍在侧,给人一种微醺的感觉。那是一种浅浅的,不着痕迹的醇香柔顺,美滋滋地刺激着你的味觉神经,很轻易地让你在唇齿间加深了几分对生活的爱恋。

记得师范毕业被分配在一个小山村里教书,有一年过重阳节,校长邀请年龄大的教师共度重阳,我们几个年轻教师跟着沾光,也被邀请去了。山里人淳朴大方,四方的木桌子上摆满了菜,更引人注目的是还有两大坛系着红绸的地封黄酒。我们喝酒划拳,开着无伤大雅的玩笑。酣甜醇和的米酒溢满全身,暖人心怀。后来大家都喝得醉意朦胧,相扶着踩着月光一路高歌回到学校。

“九月九,喝黄酒。”多少年了,故乡的黄酒,味美香醇,成为我记忆中最生动的部分。

如今,母亲已永远离开了我们,再也喝不到她亲自酿的黄酒了,在这个登高思亲的日子里,回忆起母爱的点点滴滴,愿母亲在天堂一切安好。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破冰捕鱼,怎能少了酒
下一篇: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