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专家论坛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月是故乡明,酒是家乡浓
·破冰捕鱼,怎能少了酒
推荐文章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湖南老八大”的名酒情缘
·拥抱互联网经济,老酒迎接红利时
·悬奖100万等你拿!探秘划拳“奇
·疫情下,老酒市
最热文章
·揭秘“59元茅台”真相 警惕“话
·鉴别真假五粮液,只要这5招
·爷爷的酒曲秘方
·朋友圈传莆田喜力啤酒制作过程是
·你知道五粮液有哪些工艺和技术吗
·“吉金”略释 话说茅台青铜酒器
·2017最新乘坐高铁携带白酒的相关
·重奖征集2017“全国理性饮酒宣传
·竹枝词(其一)
·玉盘杨梅为君设
旗帜广告位
你知道五粮液有哪些工艺和技术吗?
2016-11-21 20:30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所谓“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就是指原料的组合与优选、配料比例、原料处理、“包包曲”的制作、拌曲、入窖、发酵、分层起槽、分层蒸馏、量质摘酒、陈酿、勾兑与调味等浓香型白酒酿造的工艺及流程。

2008年6月7日,“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而“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陈氏秘方

所谓“陈氏秘方”,是指陈三烤酒师的祖人(从前陕西来宜宾经商的,被称为“陕帮”)传下来的,经过口传下来的酿酒秘方,其秘方指几种优选的酿酒原料及搭配比例。原料是荞子、黍(黄米、非玉米)、饭米(解放前不叫“大米”)、酒米(糯米)、高粱。比例是原口头流传,后经记录下来三句顺口溜:“荞子成半黍半成,大米糯米各两成,川南红粱用四成。”此处所记配方,强调了多种粮食混酿,且提出了要注意不同的搭配比例,这不仅为宜宾酒的酿制创立了一种基本的定型模式,而且成为了后来明代杂粮酒和五粮液酒的传承配方。

五粮液配方

五粮液现行的配方是:高粱36%,大米22%,糯米28%,小麦16%,玉米8%。从陈氏秘方到五粮液配方,几经修改和调整。在清末时期,五粮液传人邓子均将陈氏秘方中的九种粮食改为五种粮食,形成了第一代五粮液配方:“荞子成半黍半成,大米糯米各两成,川南红粮凑足数,糟糠拌料天锅蒸。”1960年以前,五粮液采用的配方,对“陈氏秘方”中五种粮食的配比做了适当的调整:高粱24%,大米28%,糯米7%,荞麦31%,玉米10%。1960年以后的优化配方用小麦取代了荞麦,并对五种粮食的配比进行了更为精细的调整:高粱36%,大米22%,糯米28%,小麦16%,玉米8%。

五粮液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高粱产酒清香味正,糯米产酒纯甜味浓,大米产酒醇和甘香,玉米产酒味含冲香,小麦产酒则显曲香。而五种粮食所含的成分,经过共同的发酵转化,产生了复杂的醇、醛、酮、酸、酯等基础风味物质,形成了综合五种粮食风味的独特的五粮液风味和口感,使五粮液酒恰到好处地融合各味,做到了“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大大提高了五粮液酒的品质。

包包曲

制曲是五粮液生产工艺中关键工序之一。而“包包曲”在全国同行业中绝无仅有,成为五粮液制曲生产工艺中的一大特色。

具有独特外形的“包包曲”,使其接触空气的面积较一般酒曲大,有利于大批量曲胚的堆放和曲胚之间的通风,便于散发曲胚内部微生物生长所产生的热量,更有利于控制曲胚微生物的生长,使曲胚内外微生物的菌体生长均匀、健壮。

五粮液“包包曲”具有糖化力强、发酵温度高、有独特香味等特点,在对原料进行糖化和发酵的同时,还产生五粮液所特有的曲香味。

天价窖泥

“天价窖泥”是五粮液酿酒史上的一个传奇。2005年4月,在中华世纪坛“世纪国宝展”上,在第一号展柜上,一块毫不起眼的灰褐色泥巴,与秦始皇陵的划船陶俑、中国最早的人造铁器等考古文物一起,戴上国宝桂冠,令众多参观者瞩目。和其他展品相比一个最大的特征是,这块参展的古窖泥依然“活着”。它来自于长江之滨的五粮液古窖池,至今已有637年的历史,每一克的古窖泥里含有几百种、约十亿个参与五粮液酿造的微生物,被科技界称为“微生物黄金”。

酒业谚语曰:“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凭窖池老。”五粮液的明代古窖池作为五粮液传统酿造技艺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堪称是活着的文物和“天价泥巴”。这些“老窖泥”是在特殊的地质、特殊的土壤、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在特定的工艺条件辅助下,通过长期不断润育、培养而形成的。其珍贵之处在于通过数百年的岁月积淀,这些老窖泥中聚集了一个特殊的、专为酿酒而形成的微生物生态环境,而这个微生物生态环境中存在着高达数百种之多的有益微生物群落。一直未停止过发酵的五粮液老窖窖泥中的微生物群落,为微生物种类、繁衍、生物链构成等的历史溯源,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研究载体和渠道,使人们更好地弄清微生物发展历史、把握微生物发展规律成为可能。它与动物学界的大熊猫和植物学界银杏、古杉、蕨类等在学界的学术地位和研究价值相仿,五粮液明代古窖对微生物学界酿酒类微生物物种及其在发酵酿酒中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勾兑双绝

所谓“勾兑双绝”,就是指五粮液计算机勾兑专家系统与五粮液人工勾兑技术体系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五粮液独特的、现代化的成品酒调配技术,因而被业内称为“勾兑双绝”,五粮液集团由此成为国内酿酒行业唯一拥有调配技术知识产权的企业。

1984年10月,为了保持五粮液的独特风格,逐步实现勾兑工作科学化、规律化,采用华罗庚优选法原理,在对酒中主要微量成分的含量与酒质的关系做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后,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形成了五粮液计算机勾兑专家系统。其优点是集知识库、数据库、模型库为一体。

大桶勾兑与调味技术

大桶勾兑与调味技术是五粮液工艺体系之一,也叫“大容器续酒组合法”。2005年,采用感官初录小批酒,选择归类组合量质酒,按产品标准组合标准基础酒的工艺步骤,然后结合续酒罐内底量规定之参数进行组合的技术方法。大容器续酒组合法较好地继承了五粮液传统勾兑工艺技术,解决了上下批次和季节差异出厂酒的质量波动问题,更好地保持了五粮液酒味质量的长期稳定。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晋江罗山一仓库着火 数百瓶白酒被烤爆裂
下一篇:适度饮酒可减缓高密度脂蛋白减少的速度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