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市营销 > 啤酒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春糖成功招商五大攻略
·沱牌舍得李家民:2016年白酒业调
·将保健酒打造成最具性价比和成长
·2015年中国白酒消费新趋势分析
·酒企如何向受众资源型配置转型?
推荐文章
·白酒做品牌,要小心“伪品类”!
·中国酒魂,2015年梦归何处?
·小心陷阱,别中招!白酒经销商不
·劲酒“不一样”的营销策略
·酒企生存遭受威胁经销商该坚守还
最热文章
·2012年度中国白酒的产量、销量和
·20元以下白酒的市场开发策略
·进口葡萄酒营销攻略
·酒店还能做吗?该怎么做?
·中国白酒黄金十年的野蛮成长
·有多少优质的“优质酒”被遗忘?
·中国白酒行业的竞争环境分析
·2014年白酒行业6大商机分析
·2014年白酒企业媒体投放选择
·茅台啤酒的悲哀
旗帜广告位
啤酒企业的终端之累
2012-08-29 15:17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重庆市工商局以涉嫌巨额商业贿赂封杀华润系啤酒,将近年来啤酒行业愈演愈烈的终端运作“潜规则”曝光。 

  事实上,目前包场买断已经成为啤酒企业争夺终端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一个品牌进入新市 
场的导入期,啤酒企业占领终端都会不惜血本。这种现象在啤酒销量占到50%的餐饮店最为集中。 

  如广州市场,月销量在70箱以上的终端几乎都已经被各个啤酒企业瓜分,一年的包场费用5000元起。更夸张的是,在一个大型酒楼或夜总会的包场费每年高达400万元以上。包场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是企业与终端签订专卖协议,不允许其他品牌啤酒进入;有的虽然允许其他啤酒销售,但是不准有促销人员和低价促销行为。啤酒企业一般会以现金或折合成啤酒的形式给终端好处。 

  促销是企业终端竞争惯用的手段。一种有趣的现象是,有啤酒厂家或经销商会派大量的促销员进驻终端,在餐饮店这部分促销员还要承担一部分服务员的工作,不少餐馆竟然因此不用请服务员了。 

  啤酒企业的终端竞争投入很大也很杂,如向终端赠送帐篷、冰箱等。比较夸张的是某啤酒企业向一个终端一次最多送了5台冰箱,业内人士戏谑“每年各大啤酒企业采购的冰箱足以养活一家中型的冰箱企业”。 

  终端竞争最恶劣的是出现不少暴力事件。啤酒企业促销员之间打肉搏战的事经常有。如不久前在东莞,珠江啤酒和金威啤酒两家公司的业务人员互相砸场子闹到了公安局。 

  目前,啤酒行业这种终端运作方式的不良后果已经很明显。包场或不正当促销引发企业更激烈的市场投入,竞争的门槛越来越高。现在庞大的终端费用已经严重影响了啤酒企业的利润。 

  更关键的是企业将面临涉嫌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等法律风险。不单是华润啤酒企业遭到工商部门的调查,不久前统一企业因买断部分网吧的饮料专卖权,被贵阳工商部门认定涉嫌商业贿赂。 

  业内人士分析,事件背后是近几年国内啤酒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目前,国内外各啤酒企业疯狂扩张使啤酒产量急剧增加。以前是以青啤、华润为代表的大企业“收编”地方啤酒厂,而现在是啤酒企业开始在各地自建厂布点,产能明显上升高于市场现有容量。比较典型的是东莞市,从2004年开始珠江啤酒、金威啤酒和华润雪花等纷纷建厂,使东莞的啤酒产能从零一下子上升到100万吨以上。 

  各啤酒企业都推行深度分销,为了抢夺市场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现在企业也是非常痛苦。”一位啤酒企业人士表示,但是要彻底改变这个现象,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啤酒企业协力解决。关键是如何界定企业在终端的投入和促销,哪些是合理的市场投入,哪些是不正当的。或许这将成为一场长期博弈。徐春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啤酒行业终端营销的五大趋势
下一篇:厦门啤酒夜场攻略
2015年中国白酒消费新趋势分析
2015年中国白酒消费
白酒大佬玩转进口葡萄酒,是“穿新鞋走老路”?
白酒大佬玩转进口葡
袁仁国:“互联网+”时代白酒行业该如何顺势而为?
袁仁国:“互联网+
2015年,中国白酒能否走出低谷?
2015年,中国白酒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