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黑格达摩院/黑格咨询研发部
编辑丨刘彬
编者按:汾酒2020年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同比增加41.56%-55.47%,市值全年涨幅321%。
如此让行业咋舌增速此前已延续了数年:自2017年底以来,山西汾酒的营收由2017的60.37亿元增长至2020约139亿元,3年增长1倍多,2018年起业绩有明显的加速迹象;净利润也从2017年的9.44亿元,增长至2020年约29亿元,3年增长2倍,增速较2015-2017明显加快;市值也从2019年年初仅300亿出头增长至当前的近3700亿,股价在2021年初站上400元大关,预计2021年全年的ROE将突破30%。
在汾酒持续飞涨的引领下,昔日白酒领域的核心主力“清香型”也呈现复兴的趋势。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1-9月酱酒营收同比增幅保持在10%之上,清香型白酒同样有较好表现,前三季度同比增幅达到12.7%。
随着白酒行业的变化和发展,未来清香酒白酒发展及格局变化会有哪些层面的新趋势?
为此,酒业家特邀黑格咨询结合多年清香型白酒企业的研究,从七个层面预判2021年清香型白酒发展的基本趋势。
清香型白酒经过了“过山车”式的发展,在近5年才慢慢平稳下来,并在汾酒的带动下逐步被全国市场接受。
2021年汾酒会持续升温,清香品类也将成为酱酒热之外的第二大火热品类。
如果用温度来衡量两大品类热度指数的话,酱酒目前是已经临近沸点80-90度,而清香酒目前的热度是70-80度,相信未来2-3年清香品类的明天就是酱酒品类的今天。
市场稳步提升,行业占比将达20%从市场占比层面分析,清香型白酒曾经占据“半壁江山”,后因浓香酒和酱香酒发展不断抢占市场份额而下滑;近年来随着汾酒的高速发展,清香品类市场将进一步稳步提升。
2016年以来,酱香型白酒迅速发展,白酒香型竞争迈入新阶段。目前浓香型白酒销量占比由原来的70%降低至50%左右,而酱香型占比由原来的10%左右增长至占比20%左右,清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由原来销售占比12%左右增长至15%左右(以上数据为行业数据整理)。
清香型白酒以“汾老大”为代表的,引领着整个清香品类的发展,并且在2020年也取得了一定的傲人业绩。
从香型增长趋势,黑格咨询预判:2021年汾酒还会持续增长,并带动整个清香酒大盘的提升,未来2-3年,清香型占比会从现在15%左右增长至20%左右。
汾酒火、清香热,吕梁产区效益升温显著从区域布局上看,汾酒火,清香热,向产区集中趋势明显,清香新浪潮以山西为核心逐步向全国“蔓延”。
在2020年疫情爆发的状态下,汾酒依然可以保持增长的态势。
数据显示,汾酒2020年可掌控终端数量已突破85万家,汾酒市场管理科目达84个,实现青花汾酒同比增速达30%以上,亿元市场17个,长江以南市场平均增速超过50%,全国化品牌发展进程加大提速。
清香型白酒的全国化布局表现出一片向好趋势,且在汾酒的带动下产区优势越来越明显。2017年11月19日,在中国酒业协会主办的2017上海国际酒交会上,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山西吕梁被授予“世界十大烈酒产区·吕梁产区”的称号,成为吕梁白酒行业的“世界级”名片; 近年来牛栏山、红星纷纷在吕梁产区布局,不仅通过异地建厂降低成本,还为公司产品升级换代提前储备产区资源。
可以看出清香品类吕梁产区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就像聊酱酒就能想到贵州茅台镇,说浓香就是四川。
从产区发展趋势,黑格咨询预判,清香型白酒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汾老大”的不断带动,产区优势会越来越明显;未来3-5年更多域外清香酒厂会纷纷在吕梁产区布局,推动吕梁清香产区集中度更加集中,产区核心竞争力更加凸显。
二三线品牌迎来发展春天从品牌竞争态势看,清香汾酒老大地位不可撼动。吕梁产区竞争优势下的二次元品牌、二次元产品将获得高速成长。
2021年汾酒的发展势头一定是有增无减,不断引领着清香型白酒的发展,清香品牌竞争的集中度越来越强。
品牌竞争的集中化进程,推动了“大商做第一”抢夺第一品牌(大牌)代理权的潮流,如失去了茅台代理权的大商们,纷纷抢夺国台、钓鱼台酒等的经销商权,并带动了这类品牌的飞速发展。
现在,当汾酒经销权日益稀缺之际,其他清香品牌也迎来了高速成长的机会。
从产区发展趋势,黑格咨询预判,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