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专家论坛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国家广电总局教培基地酱酒品鉴推
·岁月筑酒城 纸媒系深情—— 一座
·不品德山大曲,不懂湘派浓香
·茅台凭什么成为收藏“硬通货”?
·老酒收藏圈里的“江湖黑话”
推荐文章
·靠毛驴粉碎原料的烟台啤酒,今天
·品味中国艺术家设计的木桐酒标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湖南老八大”的名酒情缘
·拥抱互联网经济,老酒迎接红利时
最热文章
·揭秘“59元茅台”真相 警惕“话
·鉴别真假五粮液,只要这5招
·爷爷的酒曲秘方
·朋友圈传莆田喜力啤酒制作过程是
·你知道五粮液有哪些工艺和技术吗
·“吉金”略释 话说茅台青铜酒器
·2017最新乘坐高铁携带白酒的相关
·重奖征集2017“全国理性饮酒宣传
·竹枝词(其一)
·玉盘杨梅为君设
旗帜广告位
岁月筑酒城 纸媒系深情—— 一座酒城与一份报纸跨时空的对话
2020-12-24 15:43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对林醒愚来讲,每年的12月24日都是特殊的日子,今年的这一天又多了一重深挚的意味。因为1991年创办的青岛国际啤酒节已届而立之年,而全程参与筹办这个节日的林醒愚自有源于内心的万千感慨。事情还要从一个陌生的来电说起。2020年一个深秋的下午,《华夏酒报》编辑部的寂静被一阵铃声打破,来电的正是近30年前任职青岛国际啤酒节办公室副主任、青岛国际啤酒城开发建设公司副总经理的林醒愚。原来他希望报社能协助找到20多年前它发表在《华夏酒报》上的连载文章。

 

 

 

11月20日,报社接电话的记者帮林醒愚找齐了1994年上半年《华夏酒报》的合订本,翻阅它们的感觉就如同与陈年旧事在做隔空对话。林醒愚的文章写得纵横捭阖又酣畅淋漓,将一杯酒、一个节、一座城的阐发,关联紧致而又不失阔达,情至细微仍显通篇宏丽。记者越看越想深入探究26年前此文的写作背景和林醒愚的创作动机,而他也乐于将自己与啤酒节30年的情感交契与公众畅快分享。于是,便有了亦是一座酒城与一份报纸跨越时空的长篇对话。

林醒愚说,近期为撰写节日回忆录,查找翻阅了早年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剪存集册。几篇刊载于《华夏酒报》的文章——“构架宏伟蓝图 笑迎四海宾朋”报样,登时让他眼前一亮,展开重读后又慨叹不已。叹的不仅是这篇命题文章透出的“生猛”之气,也不仅是韶华易逝、人生须臾的百感交集,更有沉浮几度后那座酒城仍在心底发酵的别样况味。而这些近乎浩叹的情境渊源,都深系于《华夏酒报》蕴藏已久的记忆之中。

林醒愚是啤酒城的“始作俑者”,也能系统地讲清那座酒城的前世今生,更将酒城的演进与人生的履历进行了穿插讲述,记者采访后整理出的内容可概括为“六叹”:

一叹奋进的时代氛围

1993年是小平南巡后改革开放再掀热潮的激情年代,也是青岛实施东部大开发战略的难得契机。啤酒城恰好在市区东部的崂山区,它的迅速崛起象征踏着东进节奏的城市正在加快步伐,也意味着啤酒节将为这片较为偏远的土地带来人气和商机。因为那年的岁末,啤酒城的拟建片区还是半耕半荒的庄稼地,周边没有栉次鳞比的高楼大厦,稀疏的几条道路上也未见车水马龙。那时林醒愚刚调到市旅游局工作,即受命负责啤酒城奠基典礼的筹备,从活动方案策划到仪式器具外租,从锣鼓乐队邀请到现场装饰布置,每个环节都细致地设想和把控,唯恐这项意义非凡的典礼出现纰漏。活动在远离市区的荒凉之地举办,通向那里的公交稀少,往返不便,而当地又几无庆典设施设备可用,所有的装置和器具一概需租车运来。作为活动具体的策办者,因缺少谋划和承办经验,他也难免心存焦虑和紧张。但身处那个蒸蒸日上的奋进年代,更有愿景中啤酒城的魅力感召,让他鼓足勇气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了典礼的筹办工作。

如此小有作为的初尝,可算作此生他对那座渴念之城奉献的首份薄礼。

二叹文章的首位效应

26年前见诸《华夏酒报》的文章,是林醒愚公开发表的有关啤酒城和啤酒节的首篇长文,目的是为“一城一节”的招商宣传造势。文中将青岛、青岛啤酒、青岛啤酒节、青岛啤酒城,四位一体地纵情擘画了一番,既有对岛城啤酒进化史的追溯爬梳,也有对未来啤酒城前景的翘首展望;既有夹叙夹议的放达评述,也有散文笔法的艺术描摹。此文也是国内报刊首次报道青岛国际啤酒城开发建设的大块文章,尽管发表之初啤酒城还处在由图纸向土建过渡的起始阶段,也仅能凭借不多的概念规划资料,去构思和呈现一座既视感较强的未来酒城景象,并顺带勾勒和活脱出颇具沸腾场景的佳节盛况。回想当时的情形,青岛已是拥有百年啤酒生产历史的城市,也大张旗鼓地举办过3届啤酒盛会,率先打造一座吸引世界知名品牌加盟的啤酒之城,并借助此城的地利及人和优势年年办节,已为国内业界所广泛认同,也是青岛市民的共同期待。这些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当初林醒愚敢于小试锋芒、大胆描画的底气所在。

据说作品发表后反响良好,林醒愚告诉《华夏酒报》记者,权作他献与那座酒城的一份多彩文礼。

三叹赤诚的忆念永驻

此文发表时林醒愚刚过36岁,正值青壮;再翻旧作时已六十有三。啤酒城开建以来,这里几番换主、多轮改造、功能嬗变,唯一不变的是昔日开创者们对那座酒城已然固化的赤诚与怀念。从1993年奠基至2012年改造,只有一个人完整地陪着那座酒城固守了18年,并将30年的青春热血、中年砥砺和老来智慧,全部维系在一个与啤酒城相关的盛大节日中,那个人就是林醒愚——执着始终的爱节人和护城者。显然,微观层面的“护城”系指对27年前奠基的那座城池的精心护卫,宏观意义的“护城”则是持恒守护和奋力播扬青岛这座闻名中外的啤酒之城。转眼节日迁出啤酒城已近十年,主会场也从东海岸转战西海岸,但他对这座城的流连和挚爱却老而弥坚。至今,他还珍存着1993年12月23日预告啤酒城奠基的《青岛日报》,也收藏着啤酒城最早的招商画册和各类纪念品。并分别在2012年、2014年,都力主举办过较大规模的“啤酒节博物展”,以此唤起全社会对曾经的啤酒城和啤酒节的关注。

或许,数十年如一日细心保管着酒城初始的形象承载之物,当属一种独特的敬缅情礼。


四叹忆念的历久弥坚

每年的12月24日,林醒愚都照例去啤酒城旧址观望感慨一番。以下是他2008年岁末的文笔寄怀:“今天,放下手中繁杂的琐事,暂别文稿绵延的冗长,独自逡巡在冷寂的酒城,看建筑沉默无语,观枯草积雪凝霜,平添许多沧桑,陡生几分凄凉;今天,必有永怀的惆怅,啤酒城已整体转让,难免又一轮大拆大建的骨动筋伤,眼前所见是她最后的模样;十五年前,一群年轻人心蓄阳光,在这里挥洒青春激昂,谱写豪迈篇章,开掘美妙的城市盛宴,博取中外艳羡的目光;十五年来, 每当岛城喷涌节日情愫的琼浆,不管是否接到邀约和身处何方,只要第一桶啤酒开启,总能使心潮激荡,沉醉于回味往事的醇香;十五年了,她成了这座城市标志性的想象和四海游客热切的向往,每年一度300万之众的倾情造访,每次举城之欢的集体醉狂,都源自发轫之初的宏阔构想;今天,极易被公众遗忘,社会在高歌猛进中驰骋,人们为增收之计奔忙,只有我不合时宜地回溯以往、思虑走向,用一篇短文来记怀那段难忘的时光。”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靠毛驴粉碎原料的烟台啤酒,今天100岁了!
下一篇:国家广电总局教培基地酱酒品鉴推广主播专项培训落户贵州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