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该如何选择并购标的?资本整合欲望高涨但为何鲜见成功案例?何时为合适的并购时机?这轮产业调整何时结束?林劲峰一一作了解答。
资本方并购时忽略了的问题
“我对白酒太熟了。”身兼白酒行业投资人及实业家两重身份的林劲峰,在投资茅台和西凤酒上打了漂亮一仗,然而对双轮酒业这宗实现从投资人向实业家转变的全资并购目前而言仍不算一笔成功的买卖。
2009年正是行业的低谷,从时机而言,林劲峰并购双轮酒业是对的。但为何无论是盈信集团,还是上述其他跨界资本在过去白酒黄金十年均未能很成功地“玩转”并购标的?
“这可能是大家在投资上出现了失误。”林劲峰指出,大家在并购时看到酒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历史底蕴、曾经的辉煌以及良好的原酒储能等等品牌资产以及当地政府承诺的税收、用地优惠政策,但是却忽略了团队的稳定和企业未来发展空间,将政府的支持放大了。
“我在投资双轮酒业时也出现了这个失误。”林劲峰告诉南都记者,并购时当地政府曾承诺在税收返还、用地等方面有政策支持,但5年来盈信集团并未能获得这些支持,当时投资时我将政府支持放大了。
事实上,作为并购方,有些历史遗留问题在并购时也被忽略了。“比如员工安置问题。”林劲峰坦承,这几年双轮酒业的亏损很大部分是因员工处置问题导致的。“我希望做好的投资者,不希望一下子裁员造成太大的动荡。所以酒厂从原来的4000人减到现在2000多人,用了5年时间,人员包袱很庞大。”
在并购完成之初,林劲峰原计划是依靠酒厂原有团队把事情做好,但后来他发现原有团队领军人物的营销思路跟不上行业的发展。最后林劲峰不惜亲自挂帅上任双轮酒业的董事长。“在团队绩效、员工股东利益、产品战略、营销战略、企业发展战略上我们得自己开始重新建立。”林劲峰表示
好的并购标准,不看报表看细节
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让中粮间接入主酒鬼酒、老白干抛出8 .25亿的定增计划,丝丝转变让业界看到了整合的热浪。
“何时会出现并购好时机很难准确描述。”在林劲峰看来,现在基于大家对行业的悲观情绪,股价已提前下去了,但行业还有很艰难、漫长的路要走。“好的企业在行业好时表现好,行业不好时,它也相对稳定。”
林劲峰口中“漫长的路”,指的是白酒在过去10年黄金期,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超20%,但销量未来或会大幅下滑。
2003年,盈信集团从上海产权交易所拍下转让的1200万茅台法人股,至今这部分股权的市值已以亿元级计。当锁定茅台为研究对象时,林劲峰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和茅台驻深圳办事处经理、茅台经销商分别进行座谈,甚至亲自到超市做消费调查。
林劲峰已暗暗布局白酒产业。据其透露,盈信集团成立了一个并购基金已开始募资,估计募资规模在60亿-80亿,拟用于并购安徽的白酒企业。“我在低潮时会选择企业长期投资,但不一定控股。”林劲峰透露。
来源:糖酒快讯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