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专家论坛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月是故乡明,酒是家乡浓
·破冰捕鱼,怎能少了酒
推荐文章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湖南老八大”的名酒情缘
·拥抱互联网经济,老酒迎接红利时
·悬奖100万等你拿!探秘划拳“奇
·疫情下,老酒市
最热文章
·揭秘“59元茅台”真相 警惕“话
·鉴别真假五粮液,只要这5招
·爷爷的酒曲秘方
·朋友圈传莆田喜力啤酒制作过程是
·你知道五粮液有哪些工艺和技术吗
·“吉金”略释 话说茅台青铜酒器
·2017最新乘坐高铁携带白酒的相关
·重奖征集2017“全国理性饮酒宣传
·竹枝词(其一)
·玉盘杨梅为君设
旗帜广告位
新酒与陈酿孰美 陈酿绝佳数茅台(十)
2012-08-30 09:53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说茅台的前身“枸酱酒”起源的时间是五代十国,应当是很有些猜测意味的,毕竟令汉武帝“甘美之”的说法出自正史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没有充分的证据很难推翻。但如果说勾兑之法起于汉代的“枸酱酒”,虽然我们今天已无法知道它当初具体的制造工艺,但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中国酒的“勾兑”工艺绝不会晚于汉代。

  这一点从汉语言的文字化石当中也可以看出一些蛛丝马迹。甲骨文酒字的写法是一个“酉”字旁边带了三点“水”。关于“酉”,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中说:“此字篆形与古文尚无大别,骨文变体颇多,然大体……乃壶尊之象也。”说明“酉”就是酒坛子之类的象形,旁边的三点“水”意会容器中有酒,或是酒香透于容器之外的意思。

  汉文字中凡从“酉”之字大多与酒、酒文化或发酵相关。如:酒、酿(造酒)、配(配酒)、酌(斟酒)、酬(以酒答谢)、酹(洒酒祭奠)、酤(买酒)、酷(酒味浓)、酵、酶、酸等等。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配”字。“配”从今天现代汉语的情况来看很难把它和酒直接联系起来,但在远古,我们的先民却原本就是因为酒事而造了这个字。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酉部》中这样解释:“配,酒色也。从酉,己声。”按他的意思“配”是个形声字,从酉,表示与酒相关;“己”是声旁,只表示这个字读这个声音,和字的本义没有多少关系。这解释有些含混不确,后来引起了一些争议。

  徐铉等为说文作注时说:“己非声,当从妃(字)省。”《说文》:“妃,匹也,从女,己声。”在古代,“配”与“妃”通用,如《集韵·队韵》:“妃,匹也。通作配。”也就是都作婚配的意思。徐铉的解释看似很有道理,因为“配”以“婚配”义为语素参与构词在现代汉语中生命力仍非常强,如婚配、配偶等。但清代的古文大师段玉裁对徐说不以为然,他认为许慎说的是对的,“配”的本义就是“酒色”的意思,是“后人借为‘妃’字,而本义废矣”。

  那么他们的说法到底谁是正确的呢?后人对甲骨文的考古研究发现基本上支持了许慎和段玉裁的说法。从字形上看,“配”在甲骨文中是一个“酉”(装酒的容器)旁边一个跪着的人形,是个会意字。这个字形表达什么意思呢?它与“酒色”有什么关系呢?其实那个跪着的人是在调配酒的,“配”的本义就是用不同的酒调配出了带了颜色的酒。“配”正是从这个义项出发,后来又引申出了调配、搭配、配制等义项。

  用不同的酒来调配酒不正是我们说了很长时间的“勾兑”吗?由此可见,仅从汉语古文字的角度我们就能发现我国传统酿酒工艺的源远流长。

  或问甲骨文时代,我们的先人就能酿出不同类型的酒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远在商代有文字可考的酒类就有3种,一种叫酒,用曲酿成,酒度较高,而且醇厚;一种叫醴,用蘖(麦芽)酿成,甜而淡;一种叫鬯,用曲、黍和植物香料酿成,香气浓郁。可以想象,当时的调酒师们一定也是很有用武之地的。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新酒与陈酿孰美 陈酿绝佳数茅台(二十一)
下一篇:新酒与陈酿孰美 陈酿绝佳数茅台(十八)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