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说呢?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决定了茅台酒勾兑工艺相对其他高档白酒要来得更为复杂而高深精妙。
首先由于茅台酒发酵设备的构造不同,堆积发酵各层次的微生物数量和品种也不尽相同,因此即使是同一窖,同一酒药,也可以生产出三种不同香型的酒。而其它各种白酒厂家所生产的酒只有优劣之分,不存在同一窖出现几种香型的现象。
中国白酒有五大基本香型———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米香型还有其他香型。五大基本香型都有代表性的产品,如浓香型的五粮液、泸州老窖;清香型以汾酒为代表;米香型有桂林三花酒、湘山酒,而酱香型则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这五大基本香型其中四种香型都能够利用科学手段比较确切分析出其主体香的物质来。浓香型酒的主体香是己酸乙酯和适量的丁酸乙酯,清香型酒的主体香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米香型酒的主体香是乳酸乙酯和B-苯乙醇,乙酸乙酯也较多,而其他香型的酒则兼有2种以上主体香,唯独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酒主体香成分目前尚无法确定。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茅台酒厂工人出身的李兴发副厂长和其他工人及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反复品尝、研究,归纳和统计提出了茅台酒有3种典型香气(香味),即酱香型、窖底香型、醇甜型,后来又提出了混合香,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兼香型。后经试点专家研究,肯定了分型的正确。这种分型成为香型典型区分的雏形,后经周恒刚等专家的悉心研究、总结,1979年全国白酒评比就分出了5种香型(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其他香),按5种香型的标准进行评比,评出了各香型酒的优秀品牌,使优秀品牌不因方法不科学而受到伤害。
茅台人发明的“分型”对中国白酒的划分和提高酿制工艺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做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而茅台酒则因成分太复杂、内容太高深而神妙,它自身的主体香到底是什么却至今仍是个未能解开的谜。如何稳定产品质量呢?只好通过大师们的神来之笔使用出神入化的传统勾兑之法来达到品质的上乘了。茅台酒的很多指标至今仪器仍测不出来,全凭勾兑大师妙不可言的心酒感应。这或许是茅台酒的悲哀,实则又为茅台酒之幸,因为对于差不多一半是文化或者更多文化成分的国酒茅台来说,传统的人工勾兑工艺更为其品牌平添了丰富的人性化的亲切与艺术的感悟与直觉的神秘色彩。因此,如果说整个茅台酒的生产既是一门深奥的科学,又是一门韵味十足的艺术,那么大师曲终收煞的精心勾兑,则是这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最精彩、最美妙的乐章。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