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专家论坛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月是故乡明,酒是家乡浓
·破冰捕鱼,怎能少了酒
推荐文章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湖南老八大”的名酒情缘
·拥抱互联网经济,老酒迎接红利时
·悬奖100万等你拿!探秘划拳“奇
·疫情下,老酒市
最热文章
·揭秘“59元茅台”真相 警惕“话
·鉴别真假五粮液,只要这5招
·爷爷的酒曲秘方
·朋友圈传莆田喜力啤酒制作过程是
·你知道五粮液有哪些工艺和技术吗
·“吉金”略释 话说茅台青铜酒器
·2017最新乘坐高铁携带白酒的相关
·重奖征集2017“全国理性饮酒宣传
·竹枝词(其一)
·玉盘杨梅为君设
旗帜广告位
从“三月三”到“九月九”(8) 试说茅台酒传说中的“科技”(二十六)
2012-08-30 09:52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王昌龄遭贬龙标做了8年的县尉,由于才华横溢且为官清正,苗、侗、瑶族的先人们学习汉文、创作新诗的风气逐步兴起。他身后留下许多美丽传说,如《王昌龄夜遇芙蓉仙子》、《芙蓉女三戏王县尉》等,说明芙蓉花仙的故事在当时湘西少数民族中该是家喻户晓的。有了芙蓉花仙自少不了百花仙酒,王昌龄湘西诗为证:“百花仙酝能留客,一饭胡麻度几春。”百花仙酒与植物制曲

  酿酒行业有句俗语,叫“一曲二粮三师父”;还有一句俗语,“水是酒之血,曲是酒中骨”。某种意义上,酒曲酿酒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现和利用微生物的一大成就,也是对世界酿酒技术的一大贡献。科学研究发现,茅台酒成品酒曲中微生物多达300余种,堪称中国酒业制曲的典范。在茅台酒特有的高温制曲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带来了大量的代谢物,使得香气成分的前驱物质相当丰富,因此可以说是茅台酒特殊风格的基础。

  和茅台酒工艺的其他“绝活”一样,其制曲达到如此境界也非一人一世之功,应该是千百年来集大成的结果。茅台地处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其酿酒技艺必多吸收各族酒文化之精华,如被称为茅台酒祖先的汉武帝“甘美之”的枸酱酒,即传为上古濮人所造;而据《西南彝志》记载,盛唐时今仁怀一带为彝人居住地区,当时就已经酿出了“如滴露下降”的蒸馏白酒

  从我们前面一些文章的分析来看,茅台酒文化接受苗文化的东西应该比较多。尽管由于文献阙疑,我们从今天茅台的制曲看不出与古苗人有直接联系,但作为中华粮食酒最早的探索者之一,苗族先民可能是最早掌握酒曲制造技术的族群,千百年来他们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现象观察积累的丰富经验与知识,对茅台酒制曲工艺的形成与成熟一定产生过许多有益的启迪作用。

  “口嚼制曲”和利用酒曲植物制曲应该是中华最古老的两种制曲工艺,我们在其中都能发现苗人实践的踪迹。关于“口嚼酒”我们在前面已经探讨过,而“百花仙酒”则应该是古苗人在漫长而艰辛的迁徙生活环境中,创造性的利用酒曲植物———一些特殊的花卉来制曲,提高酒的芳香物质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证。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从“三月三”到“九月九”(3) 试说茅台酒传说中的“科技”(二十二)
下一篇:新酒与陈酿孰美 陈酿绝佳数茅台(四)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