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用牛角从江心取出清水……”这取水之器用的就是酒器。至今苗人迎客还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为什么用牛角呢?苗人自古供奉蚩尤为祖先,蚩尤为炎帝之裔,传说二人都是“人身牛首”,因此牛和蝴蝶一样,是苗人崇拜物。牛角是牛形象的标志,所以在苗人的习俗中有许多和牛角相关的。
再看取水的地方,是“江心”取水,这和茅台祭水一样的,茅台是到赤水河心取的水,这其实是和酿酒很有关的。“名酒所在,必有佳泉”,差不多从酿酒开始的年代,中国人就知道酒的质量与水质的关系,把水比作“酒之血”,至今所有酒厂都建在据说有理想水源的地方。什么地方水最好呢?现代最科学的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按水质的好坏把地面水分成了五类,第一类是江河源头水。都去大江大河源头取水酿酒显然不现实,但我国古来传说有种秘术可以不去河源也能取到河源之水的。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曾被鲁迅称为“所涉既广,遂多珍异”,《酉阳杂俎卷七·酒食》记载:北魏时一贵族家有一老奴善“别水”,常坐小船到黄河心就能接到黄河源头的水,一天不过七八升。搁置一晚,那水颜色变成绛红,用这水酿酒,起名叫“昆仑觞”。然而奇就奇在那准备酿“昆仑觞”的水放一夜后变成“色赤如绛”,竟真的和河源之水的颜色差不多。因为目前基本被确定为黄河之源的“卡日曲”流经第三纪红色地层,河水常为“铜色”,藏语“卡日”为“红铜色”,卡日曲意思就是“红铜色的河”。但茅台与芙蓉江祭水都到河(江)心取水的程序,在最初应该与酿酒者“别水”的意图相关是比较明显的,因为古来单纯的祭水仪式主要是“沉”,就是把祭品抛到水里去(芙蓉江祭水中也有把牛头、羊头等祭品放入江中的程序),似乎并不强调一定要到哪里去取水,或达到什么样的水质才可以祭祀。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