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惊人相似的传说故事
从地名学的角度来看,芙蓉江应该是因沿江两岸多芙蓉而得名。那么这些芙蓉哪儿来的呢?当地苗民有个古老的传说:
大禹将川黔两地的水患消除后,玉皇大帝要在天庭设宴庆贺。王母娘娘召来外侄女芙蓉花仙,要她在百日内精酿出百花仙酒。芙蓉花仙采来百花,下了酿料,就在作坊里忙碌起来。九九八十一天,她在作坊里一刻也没休息。表姐麻子仙姑平日就妒忌芙蓉花仙,她乘芙蓉花仙打瞌睡时作了手脚。百日期满,芙蓉花仙精酿出来的仙酒却是又苦又酸的几坛黄水,王母一怒将她赶出了天门。
芙蓉花仙带着朝夕相处的金谷童子和玉兰仙女,怀抱一个仙酒瓶委屈地离开了天庭去蓬莱,路过盘古河上空时,一时心魂不定,身子撞到张果老立的一根大石柱上,一个趔趄碰坏了怀中的仙酒瓶,仙酒全部倒进了河流里,只见原来浑黄的河水漫江碧透,两岸青山披黛,鱼群跳跃欢腾,百鸟啁啾鸣啭,一派吉祥。芙蓉花仙渐渐陶醉于中,心里的愁闷一扫而尽。她悄悄回到天庭,向管理御花园的仙长讨来芙蓉花种,遍撒沿江两岸。从此,盘古河两岸成了一片芙蓉花的世界……
这就是芙蓉江祭水“节日的故事”的梗概。读到这里我们会想起流传赤水河畔的那个“仙女临河赐酒”的故事,两个故事在基本结构和元素上可以说是一模一样。只是芙蓉花仙的故事要比“仙女泼酒”的故事有名得多,以这个故事为原型创作的《芙蓉花仙》如今成了川剧的名剧。不仅如此,清代小说家李汝珍花了10年心血才完成的代表作品《镜花缘》,也取这个故事作了由头,不同的是,小说中“芙蓉花仙”变了“百花仙子”,玉帝的“治水庆功宴”变了三月三王母寿辰的“蟠桃会”……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