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被杀,他的部族集团被迫迁徙,主流文化的话语权自然都掌握在“黄帝”以及后来中原的统治者手中。一再颠簸西迁的苗人只有把自己的历史零星地通过服饰等非文字形式保留下来。因此,希望在正史中找到支持上述观点的依据是困难的。但是,那只很有历史的山西侯马“蝴蝶杯”毕竟是盛酒之物,当初制作者选择蝴蝶而非其他定是有其用意的。
今之苗人是擅酿的。如果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祖居中原时“苗人”就可能擅酿粮食酒,甚至找到些“蚩尤时代”的某些文化因子,证明与后来茅台酒文化的某些东西具有关联性,那只神秘的“指泉”蝴蝶与“酒杯”中的蝴蝶所隐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就会愈加明显了。
农耕文化与粮食酒
粮食酒的起源,传统观点一向认为是在农耕社会之后的,就是《淮南子》说的“清醠之美,始于耒耜”。现代的许多学者也持有相同看法。
中华农耕始祖传统的说法是“神农氏”炎帝。上世纪80年代在陕西出土了一组炎帝时代的陶器,5只小酒杯,4只高脚杯和一只酒葫芦,被认为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出土的最古老的酒器。酒文化研究专家徐少华据此断定,是炎帝部落最早发明了原始的“谷物酒”。
关于神农氏和炎帝到底是谁,历来说法不一。《帝王世纪》说:“神农氏作,是为炎帝。”也有说蚩尤就是炎帝,就是神农的。另外《路史.蚩尤传》:“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又说蚩尤是炎帝的后人。古今各家的说法我们不去管它,有一点可以明确,蚩尤部族联盟是由发明了农耕的神农氏族发展而来;既然是“发展”,蚩尤时期社会的农耕水平比神农更为发达也是可以肯定的。《国语》记述蚩尤九黎“蒸享无度,民匮于祀”,从“蒸享无度”这四字来看,当时他们余粮应该很多,比其他部族生活是要富庶的。余粮多才有可能去做更多的粮食酒,酒业必发达。同时祭祀是要用酒的,从“民匮于祀”来看,蚩尤社会普通人家都可以做祀,可以想见当时必是家家储酒,户户事酿的。由此我们至少可以看出,“苗人”祖居中原时期就是中华粮食酒技术最早的探索者之一,当初就应该是“擅酿”的。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