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专家论坛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月是故乡明,酒是家乡浓
·破冰捕鱼,怎能少了酒
推荐文章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湖南老八大”的名酒情缘
·拥抱互联网经济,老酒迎接红利时
·悬奖100万等你拿!探秘划拳“奇
·疫情下,老酒市
最热文章
·揭秘“59元茅台”真相 警惕“话
·鉴别真假五粮液,只要这5招
·爷爷的酒曲秘方
·朋友圈传莆田喜力啤酒制作过程是
·你知道五粮液有哪些工艺和技术吗
·“吉金”略释 话说茅台青铜酒器
·2017最新乘坐高铁携带白酒的相关
·重奖征集2017“全国理性饮酒宣传
·竹枝词(其一)
·玉盘杨梅为君设
旗帜广告位
仙女泼酒的意味(2) 试说茅台酒传说中的“科技”(二)
2012-08-30 09:51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读了茅台酒的传说故事,或许有的读者会认为这故事和一般的地方风物由来传说没什么两样,不过是个通常的“因果报应”主题———那“小伙子”通过了神奇帮助者(仙女)的“考验”之后,善有善报,为茅台的乡民换来了富庶生活和传世佳酿茅台,和“科技”似乎并不搭界。

  然而笔者却不那么认为。

  “礼失求诸野”

  关于中国酒类起源,除了果酒和乳酒属比较容易天然发酵而成之外,粮食酒的发明、发现是最模糊的部分。而载于典籍最明显属于粮食酒的发生且带有传说意味的内容,最早就是晋人江统的《酒诰》中的几句话:“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说的是杜康造酒的故事。空桑树就是古代神话人物伊尹出生的那一棵树,杜康常常把吃剩的饭倒在那空桑树的洞里,天长日久,桑树洞里发出一股酒的香味,这偶然的现象使杜康发现了酒,并发明了用粮食来造酒的方法,因而他成了中国酿酒的祖师。

  杜康造酒的故事至少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使它的“史料”价值大跌:第一个方面就是著汉学家李福清已经指出的,它是个完全虚构的说法,“因为饭,即杂物,不同果物,仅靠自然发酵不会变成酒”。李氏是把“传说”当历史来评价了。第二个方面是作为传说,它又太不像传说,太“科学”、太“文明人”了点,根本体现不出人类童年时期那种巫术的、混沌的思维特征。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江统这篇文章不是在做笔记杂说,上告下曰诰,一篇用于告诫、劝勉的文字自然是要有点严肃的科学精神的,况且“怪力乱神”向来子所“不语”,所以我们从他的记录中几乎看不到丁点儿真正属于原始的东西。

  中华先民最早是怎样解释酒的发生现象,特别是怎样解释和理解由谷物生出酒来的现象呢?“礼失求诸野”,最好的办法是考察那些至今依然在民间生生不息的口头故事,通过解析这些故事背后的故事,我们仿佛可以洞悉那些代代传承的古老文本的文化奥秘。我以为,茅台酒的传说正是比较典型的具有这种功能的“故事”之一。

  “仙女临河赐酒”一如其他一些流传久远的风物由来故事一样也有许多版本。比如有的把故事中的“老媪”换成了“姑娘”,有的还加进了“神奇帮助者”(仙女)到富人家受到冷遇的对比内容,有的把“后生”改成了一对老夫妇,但我们注意到,无论它怎样变,有一个基本的故事元素是不变的,那就是最终“仙女”拿起杯子向水中倒了些什么,后来奇迹便出现了。按故事本来的说法是倒了“酒”,然而我们知道民间传说中的一些关键的细节常常是隐喻的,“酒”在这里只是它的表层,那么深层的东西应该指什么呢?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仙女泼酒的意味(3) 试说茅台酒传说中的“科技”(三)
下一篇:“蝶指佳泉”的意味(3) 试说茅台酒传说中的“科技”(九)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