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蝴蝶”文化
蝴蝶在我国古代的神秘性是显而易见的。它除了和酒有关外,还和女人、爱情、生殖、万物起源都有着密切相关。民间家喻户晓的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那是最著名的爱情故事了。《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第一百六十九》:“开元明皇每至春时,旦暮宴于宫中,使嫔妃辈争插艳花,帝亲捉粉蝶,放之,随蝶所止,幸之。”说明在唐代,蝴蝶差不多可以是一种“性事”的隐喻符号。
尤其在苗族神话中,蝴蝶的神奇伟大可以说是到了极致,它差不多就是孕生万物之母。
苗族有关蝴蝶的神话,流行地区主要在今贵州黔东南一带,其大概内容是:远古时候,蝴蝶在枫树心里产下了十二枚卵,分别孵化出雷公、水龙、蛇、虎、羊、大象、野猪及人类祖先姜央。《苗族古歌》中把蝴蝶称为妈妈。古歌中蝴蝶叫妹榜妹留,“妹”是苗语妈妈的意思,“榜留”是苗语蝴蝶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蝴蝶妈妈。黔东南苗族的牯脏节(又称鼓藏节)就是祭祀蝴蝶妈妈的。有一首《凿鼓词》这样唱:“咱妈是蝴蝶,住在树心心,多年不打扫,满屋是灰尘,今天我打扫,请爹妈住下。”在各地的苗族银饰中,也可以看到大量的蝴蝶造型,如银蝶吊、银蝶衣片、蝴蝶背扇,蝴蝶头帕,银蝶簪、银蝶衣饰等,表现出苗族对蝴蝶妈妈的敬仰。在苗族服饰中,还有一种长着人脸的蝴蝶形象,更是明确地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苗人对蝴蝶的崇拜心理。
苗族在远古曾经是中原民族,根据“礼失求诸野”的原则,同时参考许多地方至今活着的“梁祝”故事,以及庄子那个有名的“蝶”的梦,我们差不多可以做出推断,中华先民对于神秘“蝴蝶”的崇拜很可能是中原地区原本就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
当然说了这么多关于蝴蝶的话题,我们没有忘记,我们的目的是要解析茅台酒的传说。在“蝶指佳泉”的故事中,那只蝴蝶,是故事“发生”始初阶段先民偶然“兴会”的选择,还是原本就蕴含了非常复杂的意味呢?那只“知恩图报”的蝴蝶,和被我们在前文中推测就是授予人类神奇“酒曲”的“仙女”是否具有内在的关联呢?通过深层的文化阐释来努力理清这些脉络,我们或许就能找到更本质地理解和把握茅台酒传说的钥匙。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