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酒业家主笔 彭伟
白酒在这“史上最严峻”的半年,有两个“主旋律”:一个是涨价,另一个是推新。
据统计,包括五粮液、郎酒、洋河、古井贡、四特、老白干、景芝、国台、丹泉、江小白、丰谷等名酒和区域名酒品牌上半年共推出了42款新品(此数据为不完全统计,如五粮液、舍得等名酒还有部分总经销品牌上市未列入此次统计范畴)。其中,仅郎酒就推出了第四代红花郎10、郎牌郎酒纪念版等7个新品。
那么,在消费场景缺失、消费还未完全复苏、渠道库存仍然较高的艰难时刻,名酒及区域名酒们为何这么努力推新呢?
1 新品“井喷” 42款新品斗艳“万万没有想到,时局如此艰难,但各厂家还推出了这么多新品,都不知道他们要花多少时间来完成市场培育。”
在酒商老刘看来,在动销受阻、宴席停摆、库存高压的情况下,除茅台经销商以外的普通酒商,很难再有余钱来承接新产品。但是,事实上包括五粮液、郎酒、洋河、四特在内的名酒及区域强势品牌推出了42款新品。
这些新品中,茅台悠蜜推出了三款新品加码200元-800元价格带,这也是茅台在上半年唯一的推新品动作。而五粮液(含五粮浓香)上半年共推出了6款新品,包括超高端的501五粮液,高端的五粮液.世界红,次高端、中高端的五粮特曲、五粮醇新品,和价位较低的新尖庄、火爆小酒。此外,还有五粮金樽等总经销产品面市,为五粮液全面拓宽了产品线。
郎酒也是今年的推新大户。今年前7个月,郎酒共推出了第四代红花郎10、郎牌郎酒2020纪念版、兼香郎特.孟非窖藏、青花郎.麓湖联名款、青花郎.重阳纪念盛世珍藏酒、郎酒庄园开元封藏纪念酒、阿里巴巴联名限量青花郎等7支单品,覆盖次高端、高端、超高端等多个高价位价格带。同时,郎酒还计划与长城雪茄联合开发联名产品,让“名烟+名酒”成为现实。
其他名酒方面,洋河推出了梦之蓝钻石版和洋河小黑瓶,古井贡推出了100元价位段的大众酒老瓷贡,舍得推出了第四代品味舍得,并涨价30元;而舍得旗下的另一个品牌沱牌则针对年轻消费者推出了沱牌酒.神魔大陆联名款盲盒。
区域品牌中,桂酒龙头丹泉推出了高端的洞藏.臻藏级系列,三个单品终端零售价分别定为618元、1199元和1680元。而黔酒劲旅酒中酒亦推出了宋代官窖·流香、宋代官窖·天基,贵州酒中酒960、1101、1127共5个新品;今年年初,贵州醇推出了浓香真年份系列6年、12年和21年,酱香系列推出了5年和10年;而国台也推出了第二代国台国标酒,黄金酱酒推出了3款新品。
其他区域龙头企业方面,赣酒龙头四特推出了四特六星、冀酒龙头衡水老白干推出了冰川398、鲁酒龙头景芝推出了光瓶酒景芝老白干,而川酒劲旅丰谷则推出了卢中明大师封藏版,潭酒推出了售价为1256元/瓶的潭酒.紫气东来。
2 逆市推新 背后有何逻辑?正如酒商老刘所说的那样,在动销缓慢、三宴凋零、渠道阻塞的当下,正常的产业逻辑无法容下如此众多的新品问世。那么,到底是什么促使各大品牌不顾市场行情而逆市推新呢?
华策咨询董事长李童认为,有三个因素推动了酒企在新品层面的动作:第一,对于酒企而言,今年疫情是个突发事件,推新品可能也在他们原定的计划之中,疫情的出现并未改变他们原来的推新计划;第二是受疫情的影响,推新有利于推动今年营收计划指标的完成;第三这是希望通过推新品来拓宽市场,以填补突发疫情带来的影响。
李童透露,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了部分的消费降级,因此在白酒这波新品中出现了不少高价位的光瓶酒,这就是酒企在特殊时期的紧急应对手段。五粮液推出的升级版的尖庄、火爆,古井贡推出的百元价格带的老瓷贡,洋河推出的小黑瓶,衡水老白干推出的冰川398、景芝推出的光瓶酒景芝老白干等等,或许便是出于此因。
关于业绩压力,的确是存在白酒行业的绝大多数企业之中。除今年一季报被称为“史上最差一季报”外,白酒上市公司的半年报也不容乐观。从率先披露的水井坊半年报来看,营收、利润、现金流、应收账款等等均大幅度缩水。
半年报显示,水井坊今年1—6月实现营收8.04亿元,同比下滑52.41%;实现净利润1.03亿元,同比下滑69.64%;应收账款同比大幅下滑98.0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下滑140.06%。在半年报发布16个小时后,水井坊紧急召开了投资者交流会,这也是较为罕见的。业绩压力,是今年上半年的白酒企业都要去面临的问题。
行业人士认为,白酒企业上半年业绩下滑已成定局,如果想要完成全部目标,即便是在下半年消费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也得加倍努力才行。更有熟悉行业的业内人士预测,今年上半年,除茅台外的酒企,几乎都将面临业绩下滑的压力,有的区域性中小酒企更是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因此,也不难理解众多酒企在今年市场、渠道压力山大的情况下仍然要做出不断推新的选择了。
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350.15万千升,同比下降8.59%。销售收入2736.68亿元,同比下降1.27%。利润729.92亿元,同比增长2.22%。
谏策战略咨询联合创始人韩磊分析认为,这轮名酒和区域品牌的推新,有三个方面的诉求:第一个诉求,是老品的升级换代;第二个诉求,是从竞争的角度考量。部分企业在细分价位或者市场上比较薄弱,此外也可能在一些高端价位上提前做品牌占位,这个属于战略层面的考量;第三个诉求,用这些新品去解决渠道的问题,去实现规模效应。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便是业外资本对白酒行业的渗透。有酒商向酒业家透露,包括房产、影视等多个领域的资本已经开始向白酒行业渗透,以川黔为代表的优质产区是其进入的主要选择方向,尤其是以茅台镇为核心的赤水河流域的酱香型白酒产区,最吸引业外资本的投资。
而一部分业外资本也开始进入到酒类流通渠道领域,“部分酒企(推出的)新品就是瞄准这些(外来)资本的,现在传统酒商的现金流吃紧,很难有资金来接新品。而且现在新品的培育周期较长,酒商选品都很谨慎。但业外资本在谋求转型过程中,他们有资金、精力和时间来培育市场,进入白酒流通领域也不失为当下的一种好的选择。”三年前从矿业转到酒类流通领域的成都酒商曾总向酒业家透露。
时下,部分新品已经开始搭建渠道和进入市场。未来几年,这些新品或将挤进中国白酒市场的C位,在消费者中掀起新一轮的消费热潮。
3 此轮推新潮透露4大趋势在这42款新品背后,藏着怎样的趋势,传递出什么信号?酒业家从行业人士及市场层面找到了答案。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