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专家论坛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月是故乡明,酒是家乡浓
·破冰捕鱼,怎能少了酒
推荐文章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湖南老八大”的名酒情缘
·拥抱互联网经济,老酒迎接红利时
·悬奖100万等你拿!探秘划拳“奇
·疫情下,老酒市
最热文章
·揭秘“59元茅台”真相 警惕“话
·鉴别真假五粮液,只要这5招
·爷爷的酒曲秘方
·朋友圈传莆田喜力啤酒制作过程是
·你知道五粮液有哪些工艺和技术吗
·“吉金”略释 话说茅台青铜酒器
·2017最新乘坐高铁携带白酒的相关
·重奖征集2017“全国理性饮酒宣传
·竹枝词(其一)
·玉盘杨梅为君设
旗帜广告位
独爱《华夏酒报》
2019-04-02 23:58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中国的报刊千万种,而我独爱《华夏报》。

华夏报》创刊于1989年,是中国酒业惟一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酒业财经周报,是我的良师益友。一提起它,我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温馨。因为有了《华夏酒报》,才有了我的酒器文化专栏“梦瓶斋漫笔”,才有了采访我的专版文章《一片冰心在玉壶》,才有了我的中国第一部酒瓶文化专著《中国酒器文化》;因为有了《华夏酒报》,我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的人生飘溢着酒香。

记得第一次接触《华夏酒报》是20年前的一天,我出差去北京,在人群拥挤的车厢里,发现桌子上放着一份《华夏酒报》,报头行书字体,套红印刷,看看内容,清新活泼,仿佛飘散着酒香。我是酒文化爱好者,看到此报,格外亲切,好似他乡遇故知,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记下报纸的通讯地址、邮发代号,回家马上订了一份,从此,我与《华夏酒报》结缘……

酒瓶,在收藏的百花园里属于收藏新品。以前的酒瓶多是玻璃瓶,手榴弹式,千篇一律,万瓶一样。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酒包装的园圃,出现了千瓶千样、百花齐放的景象。我认为酒瓶是酒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是特殊的艺术品。它是流动的雕塑,立体的画,飘香的音乐,诱人欲醉的诗,具有浓浓的文化味。我高兴地收藏着它,建立了“梦瓶斋艺术酒具收藏馆”。鉴赏着它,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1995年3月,我试着把一篇酒瓶鉴赏的文章投寄给《华夏酒报》,没想到很快就发表了,后来又陆陆续续发表了几篇,编辑老师给我来信,给予热情的鼓励,认为我的酒瓶鉴赏文章很有特色,文笔清新活泼,读者喜欢,于是给我开辟“梦瓶斋漫笔”专栏,一个酒瓶,一个故事,一篇文章,再配上酒瓶图片发表。

我有了这样一个发表作品的平台,高兴极了,我挥毫泼墨,自由潇洒,写酒史、谈酒经、讲酒瓶、说陶艺、论书法、绘画、诗文、雕刻、民俗礼仪、历史掌故、警世寓言……“梦瓶斋漫笔”专栏的出现,受到全国酒器爱好者的热情欢迎,许多相识和不相识的朋友给我来信来电,鼓励我,与我交流,武汉藏友韩正耀还跑到我的梦瓶斋里来参观取经。

这个专栏一直坚持了几年。负责这个专栏的编辑老师有刘震东、李宁、王明波、王茗、张怡、苗倩等,现在王丹、赵鑫老师还在继续跟我联系,给我发稿,给我指导。《华夏酒报》的这些老师我都没有见过面,但从电话里,从温馨的话语里,从来往的信件里,从修改的稿件里,我感受到他(她)们美丽的身影,高尚的品格。他(她)们默默无闻地工作,甘当人梯的精神,伟大可爱,让人肃然起敬!

收藏艺术酒瓶,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是一种美的享受。可有些人不理解,他们把艺术酒瓶收藏误解为收破烂,以至于闹出一些笑话。我儿子在读大学的时候,同学们闲聊时知道我在搞酒瓶收藏,笑话他说“你爸是收破烂的”,弄得儿子红了脸,十分尴尬。他回到家劝我再不要摆弄这些玩意了,这让我的思想也产生了波动。

可是后来的事情让我发生了转变。1999年冬天,我的梦瓶斋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他就是现任《华夏酒报》副总编辑刘震东。刘老师平易近人,十分随和,他参观完我的酒瓶酒器藏品后大加赞扬:“不错,不错,我简直到了‘阿里巴巴’的藏宝山洞啊!”他鼓励我把酒瓶酒器收藏坚持下去。他说:“酒器文化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博大精深,大有文章可做啊!”他回到编辑部,写了一篇《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文章,配了几张酒瓶照片,在《华夏酒报》发了一个整版。我高兴地拿着报纸给儿子看,给老伴看,给朋友看。

这篇专访文章坚定了我收藏酒瓶酒器的信心,也为中国民间酒器收藏的良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003年,我把在《华夏酒报》发表的文章加以整理,汇集成册,送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社的张竟毅老师正在编辑一套“收藏一绝”的文化丛书,见了我的书稿,十分兴奋,立即排版,于是一本《中国酒器文化》的著作出版了。

此书35万字,200幅彩图和黑白照片,厚厚的一大本,精美漂亮。此书序言的撰写者,正是《华夏酒报》“梦瓶斋漫笔”专栏的首任编辑李宁老师。李宁老师在序言里说:“近年来,酒瓶酒器正以它特有的艺术鉴赏价值受到收藏爱好者的青睐,但真正能做到集大成者却为数不多,梦瓶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如今中国酒瓶,已经形成一个独特的造型艺术门类,可是多年来在这方面的专著几乎没有,此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填补了酒瓶收藏市场的一个重要空白,对提高人们对酒瓶酒器的艺术鉴赏力和促进酒文化的研究和发展都起到推动作用。”

此书出版,一石激起千重浪。首印6000册,一抢而空。许多藏友来信来电,要求购买。北京藏友杨连新写来2000字的赞扬信,兴奋之情难于言表。山东藏友李福民带人来到梦瓶斋参观交流,商讨“首届民间酒器文化座谈会”的召开,筹备“中外酒器文化协会”的成立……

我自费订阅《华夏酒报》20年了,报纸看完之后很好地保存起来,珍藏在我的梦瓶斋里,已成为我喜爱的收藏品了。我今年82岁,还在订阅《华夏酒报》,还在阅读《华夏酒报》,还在为《华夏酒报》写稿,《华夏酒报》是我休闲的快乐港湾,是我文化养生、助我健康的营养品。

《华夏酒报》创刊30周年了,三十而立,风华正茂。回忆我与《华夏酒报》交往的点点滴滴,心情无比激动。值此酒报生日,送上贺词,以表我的心意:“报香华夏,酒醉五洲。”

(作者系作家、收藏家,梦瓶斋酒文化博物馆馆长,中外酒器文化协会原副主席,现为顾问。)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首届全国老酒收藏鉴定师培训班成功举办
下一篇:宋书玉:道破2019年酒业主题——发展才是硬道理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