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出台老酒标准,就是要改变老酒评价认证无法可依、无据可查的现状,为真正的好酒‘镀金身’,让假冒的老酒‘现原形’,以良币驱除劣币的方式,挤压假酒的生存空间,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风气,切实维护从业企业、从业人员和广大收藏爱好者的正当权益。”2018年12月23日,在2018全国老酒文化收藏会议上,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兼中国收藏家协会烟酒茶艺收藏委员会会长王邦华如是说。
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兼中国收藏家协会烟酒茶艺收藏委员会会长王邦华
当日,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主办、中国收藏家协会烟酒茶艺收藏委员会协办的2018全国老酒文化收藏会议在北京前门建国饭店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的100多位老酒收藏家、从事老酒研究的专业人士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政法部门、江南大学等权威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
会议期间,中国收藏家协会调整了烟酒茶艺收藏委员会班子成员,成立了“老酒收藏标准研究”课题组和《老酒收藏真假辨》编写组,与会的政府部门领导和高校专家学者,结合国家诚信建设、团体标准和老酒文化,给与会代表进行了专题授课,同时隆重举行了中国收藏家协会首款酱香收藏生肖酒首发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酒市场呼唤标准出台
我国有几千年的酿酒史,酒文化已成为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倡导发展文化产业,开启“文化兴国”战略,发展酒文化可谓恰逢其时。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在致辞中指出: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酒文化对建设文化强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文化领域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进步,如何让中国的酒文化走向世界?如何让中国酒走向世界?这是每一个老酒收藏爱好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针对老酒市场现状,罗伯健认为,老酒市场要健康持续的发展,需进一步提升收藏者、爱好者的鉴赏能力,进一步加强老酒收藏的标准建设及行业的诚信建设。
王邦华认为,近年来,在种种利好政策的影响下,老酒收藏迎来发展的“春天”,社会各界纷纷加入收藏热潮,参与老酒的收集、珍藏、鉴赏和投资,老酒收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与此同时,个别从业企业和从业人员,在缺乏老酒品质评价标准、消费者专业知识匮乏的情况下,漫天要价,甚至在利益驱使下,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严重侵害了老酒收藏爱好者的合法权益和参与热情,对整个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危害。在此情况下,制定出台老酒品质评价标准,客观评价老酒内在价值势在必行。
“制定出台老酒标准,就是要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风气,切实维护从业企业、从业人员和广大收藏爱好者的正当权益。”王邦华告诉《华夏酒报》记者说:“中国收藏家协会希望通过制定出台老酒标准和推出陈年名酒收藏体验馆,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掌握欣赏和品鉴老酒的常识,从而引导更多的人敢于参与、善于参与到老酒收藏中来,最大化地拓展、拓宽老酒收藏圈子,从而为老酒收藏领域注入无限活力。”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专家周莉
会议期间,中国收藏家协会特别邀请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专家周莉做了《团体标准及标准知识解读》的专题发言,就如何促进老酒收藏的标准化建设作了专业指导。王邦华表示,下一步,中国收藏家协会将在国家标准委的指导下,着手研究和起草老酒收藏指导标准,为老酒收藏的标准、诚信建设而努力。
老酒收藏标准研究课题组成员
在本次研讨会上,中国收藏家协会正式成立了由罗伯健、杨晋英、王邦华、范德月、王庆刚、杨建军、周莉、许正宏、陈杰、陈凯铭、许大同、陈连茂、余洪山、李飞、焦健、杨振东、宁凤莲、王浩等知名老酒收藏家、研究学者、教授、法律专业人士组成的老酒收藏标准研究课题组,他们将为老酒收藏标准的建立、为规范老酒收藏市场、推广老酒收藏文化、普及老酒鉴赏知识等贡献自己的专业能力。
著名茅台酒收藏鉴定专家、中国收藏家协会烟酒茶艺收藏委员会副主任余洪山表示,中国酒种类和品牌数不胜数,很难直观上去评价其优良、好坏,而作为陈年精品的老酒,其内在品质和价值更是受到年份、贮藏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制定出一套涵盖全部品种、适用各种香型的统一标准,是摆在课题组面前的难题,也是全体行业从业者的共同责任。
王邦华呼吁全社会的老酒收藏家们,在老酒标准调研制定过程中,要摒弃“小我”思想,树立“大我”格局,分享在老酒珍藏、鉴赏中“压箱底的经验、独一份的绝活”,集思广益,通力合作,共同制定出台一份禁得住推敲、禁得起考验的老酒收藏标准,为共同维护老酒收藏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助力建功、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