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端酱酒成为一种“稀缺资源”,面对白酒行业中最具竞争力与最具财富效应的品类,消费者如何选择酱酒投资?在北方市场,华都酒业又是如何打出自己的品牌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凤凰网酒业独家对话北京华都酒业营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王坤,为您揭晓背后的答案。
凤凰网:华都从一个过去常年亏损的企业,逐渐成为一个销售额高增长的企业,是靠什么做到的呢?
王坤:华都酒有很好的历史积淀,建厂于1949年,并在1974年由酒界泰斗周恒刚主持研制出了麸曲酱酒燕岭春酒,填补了当时北京白酒市场的酱酒空白,所以我们在北方酱酒的生产技术上是领先的。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已经有3000多吨的酱香老酒一直保存在酒厂。
除了技术优势,还有产品优势。我们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品牌叫“承天门”,承天门就是天安门的前身,在公元1651年的时候,承天门正式更名为天安门。几乎每个中国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天安门情节,这就是“承天门”得天独厚的消费基础。
最为重要的是,我们抓住了行业发展的大趋势——酱香酒热潮。我们现在不断地派人员到茅台酒厂学习工艺、品质、检测、企业营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凤凰网:您谈到了华都酱酒与茅台的渊源,那么华都与茅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王坤:其实,华都酒厂是茅台集团在40年前亲自帮扶的,当时所有的生产原料、辅料、母糟都是来自于茅台,时任茅台技术科科长的季克良季老亲自带队,把茅台最好的酿酒师、制曲师带到北京,跟我们华都酒厂的老员工一块同吃同住,花了5年的时间,采用正宗的茅台工艺,结合北方的地域特点研制出来了我们北方的华都酱酒。
凤凰网:乘着酱酒热潮这股东风,有着3000吨老酒的华都有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愿景呢?
王坤:如果现在问“北京最有名的酒是什么?”答案一定是“二锅头”。我希望通过华都的努力和发展,未来再问到“北京最有名的酒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可以回答说“除了二锅头,还有承天门酱酒”。未来,华都承天门酱酒被打造成为家喻户晓的特产酒、礼物酒、健康酒的代表,一张中国白酒新名片。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