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到来、“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行,白酒行业的发展逐渐步入关键性的时代。如何讲好自己的品牌故事,以最大能量冲击“白酒速度”;如何保持企业良好态势,以商业反哺社会发展,是每个白酒企业都应扪心自问的话题。“消费降级”、“消费升级”、“新零售”,市场热点的背后又做何根本?凤凰网酒业独家对话盛初咨询总经理柴俊,揭秘市场升级态势,回答白酒营销的终极课题。
解构品牌营销:葡萄酒、黄酒莫错风口
凤凰网:这次,盛初面对酒业市场提出了一个新的升级增长战略。这个“战略”究竟是什么样的含义呢?它的实行,对整体行业的发展又有什么样的推动?
柴俊:中国经济和中国酒行业在共同的社会背景下发展的共同目标,就是朝高质量的发展目标迈进。“升级增长战略模型”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在社会大背景下,升级企业以“量”为导向的增长模式,变为以“质”为导向的增长。
在对目标的探索、发展中,整个社会环境和消费环境的变化有目共睹。比如,过去我们依靠广告塑造品牌,但实际上现在广告的效率在下降,消费者对被动接受信息的方法存在抗拒;我们熟悉的运作市场方式不断受到挑战。因此如果不能够升级我们的增长战略,那企业的增长可能就很难达成。
这次升级增长战略的核心,总结为“214模型”, “2”,就是两个基本架构:一个是产品基本架构,一个是渠道基本架构;“1”,指的就是一个战略中心,就是品牌竞争战略;“4”实际上是这个品牌竞争战略实现的路径和方法,概括为“四化”,包括:品牌的IP化、终端场景化、消费者社群化和行动数字化。
两个基本架构:一个是产品基本架构,一个是渠道基本架构
从整个酒行业来看,应该说白酒的主流企业在两个基本架构上都处理的比较到位,所以白酒行业目前发展态势较大,有5000多亿的规模;但像黄酒、葡萄酒在产品线的基本架构和渠道结构梳理上,还存在很大问题。从产品线架构的梳理角度看,严格意义上讲,现在的葡萄酒、黄酒行业产品线联动性没有解决。我们讲,任何一个产品它都存在一个生命周期。比如说洋河海之蓝、天之蓝到梦之蓝,洋河为什么一路能够从两三个亿增长到三四百亿,它发展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产品支点不断向前推的过程,核心实际是去解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但葡萄酒、黄酒行业目前看不到明确的产品线基本结构设置。基本结构的设置实际上就决定了整个企业的增长空间。产品线设置的不好,联动性不够,支点产品的定位不准确,实际上持续增长就很难。
过去,白酒行业实际上是按照随量费用投入方式为主的时代。但如今,白酒行业主流企业都做到了投入与动作挂钩,投入的方向是固定的;而黄酒、葡萄酒企业在渠道基本结构的费用投入过程中,还是以随量投放为主的模式,在消费者培育上的动作不够。
“一个核心”品牌竞争战略
实际上品牌竞争战略的核心是什么?事实上就是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占据的认知优势。
认知大于事实。认知比事实更重要;
认知不可改变。一旦形成,很难更改;
认知只可发现不可创造。营销的终极战场是在消费者的脑海当中,营销的终极目标是要在消费者的脑海中建立起对品牌的认知。因此对于品牌来说,要去做消费者认知的研究,要确立最有竞争优势的认知,甚至站到竞争对手的对立面去。
现在整个酒行业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做的远远是不够的。比如过去做一款白酒卖300块钱,我们的想法是希望所有喝300块钱的人都喝我的酒;但现环境下是不现实的。我们如何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认知优势、占据形成竞品竞争上的优势,才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四化”,成就品牌竞争战略实现的路径和方法
企业确定了品牌竞争战略是第一步,之后我们如何传达给消费者拟定的品牌认知呢?过去我们靠广告,现在则要强调与消费者的互动。
第一个叫品牌的IP化,本质就是内容。简单讲,就是将基于你品牌竞争战略的内容吸引消费者注意,营造共鸣,在点击和阅读过程当中,使其潜移默化的接受品牌;
第二个叫场景化。传统渠道的终端,是烟酒店、餐饮、商超;但实际上,只要能够占据消费者的时间和空间的,我们都可以定位成终端;什么最能够占据消费者的时间和空间呢?场景。这一点上酒行业实际做了很多探索,比如说像洋河的“新国酒之夜”,包括国窖的七星盛宴等等,都是占据目标群体的时间和空间,基于品牌竞争战略设计时空,完成互动。终端场景化的本质就是直面消费,在传统渠道之外开辟新的战场,提高消费者培育的效率。
第三个叫消费者社群化。品牌竞争战略,实际就是给品牌贴了一个标签。品牌的内涵和消费者的这种特制之间能不能形成同频共振,这靠什么?这就靠标签,品牌的标签和消费群体的标签,是否做到一致;一致程度越高,你跟消费者之间就越容易获得共鸣。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的有共同爱好标签的人走到了一起,这就是我们讲的社群,包括一些企业品牌自身建立的一些俱乐部,洋河的梦想汇、国窖的国窖荟等。找到有共同标签的消费群体,然后与他互动,这个过程我们叫消费者社群化。
第四叫行动的数字化。行动的数字化的核心是人的行为被数字化。包括营的数字化和销的数字化。从酒行业看,销环节应该做的还是不错,营的数字化也在推进的过程当中。数字化能够实现线下活动的监督、消费者的数据资产留存、对消费者个体标签的完善、形成一个自有的消费者触达通道。从本质上来看,目的是更准确的营销费用投入和更迅速的营销模式迭代。
当然这个过程当中,四化也是融合的,数字化是其他三化的加速器和融合剂,提高竞争效率。
升级增长战略的最终极的意义,就是给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更良好的服务,更佳的体验。从而使消费者愿意付出更多的成本,完成整个酒行业的结构升级。如果每一个行业都能够这样去做,整个社会的消费升级就实现了,实际上是中国经济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
现在大家探讨的话题是,中国到底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实际情况是两者并存。消费升级是机遇,消费降级是危险。企业做的好,升级增长战略,就能够实现消费升级;但如果做得不好,就会真的出现消费降级。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