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专家论坛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月是故乡明,酒是家乡浓
·破冰捕鱼,怎能少了酒
推荐文章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湖南老八大”的名酒情缘
·拥抱互联网经济,老酒迎接红利时
·悬奖100万等你拿!探秘划拳“奇
·疫情下,老酒市
最热文章
·揭秘“59元茅台”真相 警惕“话
·鉴别真假五粮液,只要这5招
·爷爷的酒曲秘方
·朋友圈传莆田喜力啤酒制作过程是
·你知道五粮液有哪些工艺和技术吗
·“吉金”略释 话说茅台青铜酒器
·2017最新乘坐高铁携带白酒的相关
·重奖征集2017“全国理性饮酒宣传
·竹枝词(其一)
·玉盘杨梅为君设
旗帜广告位
柴俊:占领消费者认知优势就是占领酒业营销的新高地
2018-10-31 02:48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到来、“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行,白酒行业的发展逐渐步入关键性的时代。如何讲好自己的品牌故事,以最大能量冲击“白酒速度”;如何保持企业良好态势,以商业反哺社会发展,是每个白酒企业都应扪心自问的话题。“消费降级”、“消费升级”、“新零售”,市场热点的背后又做何根本?凤凰网酒业独家对话盛初咨询总经理柴俊,揭秘市场升级态势,回答白酒营销的终极课题。

解构品牌营销:葡萄酒、黄酒莫错风口

凤凰网:这次,盛初面对酒业市场提出了一个新的升级增长战略。这个“战略”究竟是什么样的含义呢?它的实行,对整体行业的发展又有什么样的推动?

柴俊:中国经济和中国酒行业在共同的社会背景下发展的共同目标,就是朝高质量的发展目标迈进。“升级增长战略模型”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在社会大背景下,升级企业以“量”为导向的增长模式,变为以“质”为导向的增长。

在对目标的探索、发展中,整个社会环境和消费环境的变化有目共睹。比如,过去我们依靠广告塑造品牌,但实际上现在广告的效率在下降,消费者对被动接受信息的方法存在抗拒;我们熟悉的运作市场方式不断受到挑战。因此如果不能够升级我们的增长战略,那企业的增长可能就很难达成。

这次升级增长战略的核心,总结为“214模型”, “2”,就是两个基本架构:一个是产品基本架构,一个是渠道基本架构;“1”,指的就是一个战略中心,就是品牌竞争战略;“4”实际上是这个品牌竞争战略实现的路径和方法,概括为“四化”,包括:品牌的IP化、终端场景化、消费者社群化和行动数字化。

两个基本架构:一个是产品基本架构,一个是渠道基本架构

从整个酒行业来看,应该说白酒的主流企业在两个基本架构上都处理的比较到位,所以白酒行业目前发展态势较大,有5000多亿的规模;但像黄酒、葡萄酒在产品线的基本架构和渠道结构梳理上,还存在很大问题。从产品线架构的梳理角度看,严格意义上讲,现在的葡萄酒、黄酒行业产品线联动性没有解决。我们讲,任何一个产品它都存在一个生命周期。比如说洋河海之蓝、天之蓝到梦之蓝,洋河为什么一路能够从两三个亿增长到三四百亿,它发展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产品支点不断向前推的过程,核心实际是去解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但葡萄酒、黄酒行业目前看不到明确的产品线基本结构设置。基本结构的设置实际上就决定了整个企业的增长空间。产品线设置的不好,联动性不够,支点产品的定位不准确,实际上持续增长就很难。

过去,白酒行业实际上是按照随量费用投入方式为主的时代。但如今,白酒行业主流企业都做到了投入与动作挂钩,投入的方向是固定的;而黄酒、葡萄酒企业在渠道基本结构的费用投入过程中,还是以随量投放为主的模式,在消费者培育上的动作不够。

“一个核心”品牌竞争战略

实际上品牌竞争战略的核心是什么?事实上就是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占据的认知优势。

认知大于事实。认知比事实更重要;

认知不可改变。一旦形成,很难更改;

认知只可发现不可创造。营销的终极战场是在消费者的脑海当中,营销的终极目标是要在消费者的脑海中建立起对品牌的认知。因此对于品牌来说,要去做消费者认知的研究,要确立最有竞争优势的认知,甚至站到竞争对手的对立面去。

现在整个酒行业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做的远远是不够的。比如过去做一款白酒卖300块钱,我们的想法是希望所有喝300块钱的人都喝我的酒;但现环境下是不现实的。我们如何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认知优势、占据形成竞品竞争上的优势,才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四化”,成就品牌竞争战略实现的路径和方法

企业确定了品牌竞争战略是第一步,之后我们如何传达给消费者拟定的品牌认知呢?过去我们靠广告,现在则要强调与消费者的互动。   

第一个叫品牌的IP化,本质就是内容。简单讲,就是将基于你品牌竞争战略的内容吸引消费者注意,营造共鸣,在点击和阅读过程当中,使其潜移默化的接受品牌;   

第二个叫场景化。传统渠道的终端,是烟酒店、餐饮、商超;但实际上,只要能够占据消费者的时间和空间的,我们都可以定位成终端;什么最能够占据消费者的时间和空间呢?场景。这一点上酒行业实际做了很多探索,比如说像洋河的“新国酒之夜”,包括国窖的七星盛宴等等,都是占据目标群体的时间和空间,基于品牌竞争战略设计时空,完成互动。终端场景化的本质就是直面消费,在传统渠道之外开辟新的战场,提高消费者培育的效率。

第三个叫消费者社群化。品牌竞争战略,实际就是给品牌贴了一个标签。品牌的内涵和消费者的这种特制之间能不能形成同频共振,这靠什么?这就靠标签,品牌的标签和消费群体的标签,是否做到一致;一致程度越高,你跟消费者之间就越容易获得共鸣。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的有共同爱好标签的人走到了一起,这就是我们讲的社群,包括一些企业品牌自身建立的一些俱乐部,洋河的梦想汇、国窖的国窖荟等。找到有共同标签的消费群体,然后与他互动,这个过程我们叫消费者社群化。

第四叫行动的数字化。行动的数字化的核心是人的行为被数字化。包括营的数字化和销的数字化。从酒行业看,销环节应该做的还是不错,营的数字化也在推进的过程当中。数字化能够实现线下活动的监督、消费者的数据资产留存、对消费者个体标签的完善、形成一个自有的消费者触达通道。从本质上来看,目的是更准确的营销费用投入和更迅速的营销模式迭代。

当然这个过程当中,四化也是融合的,数字化是其他三化的加速器和融合剂,提高竞争效率。

升级增长战略的最终极的意义,就是给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更良好的服务,更佳的体验。从而使消费者愿意付出更多的成本,完成整个酒行业的结构升级。如果每一个行业都能够这样去做,整个社会的消费升级就实现了,实际上是中国经济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

现在大家探讨的话题是,中国到底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实际情况是两者并存。消费升级是机遇,消费降级是危险。企业做的好,升级增长战略,就能够实现消费升级;但如果做得不好,就会真的出现消费降级。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林劲峰:“消费升级”是个伪命题
下一篇:北京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李伟:“向大品牌集中,北京酒市消费升级明显”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