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自营门店:不赚钱
随着酒类电商被热炒,B2C、O2O、C2B等模式层出不穷。“B2C相对较为成熟,C2B的私人定制模式还处在试用状态,相比之下,O2O更受关注。”上述企业内人士表示。2014年被业界看做是白酒业的O2O元年,各大酒类电商联手酒企及线下门店争抢O2O大蛋糕。然而,企业们却基本都在“盲抢”。
已经推O2O平台半年的酒仙网,在盈利模式上依然很迷茫,“我真不知道,明年也许会知道。我们先把事做了,再考虑怎么挣钱”。郝鸿峰如是说,据他介绍,该公司O2O平台“酒快到”已投入几千万元,目前仍处在建立组织构架、网络技术拓展、推广等工作阶段。
杨陵江坦言,在没有自己门店的区域,由于物流等成本,难逃亏损命运,有自己门店的区域则相反。在他看来,O2O的打法主要在于“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方在线上线下都有主动权”。
“我们的线上平台更像是前台,主要作为订单入口,消费者在此平台下订单。”杨陵江介绍,该公司盈利主要来自线下门店,但由于线上线下都是自己经营,整体而言可以实现盈利。据了解,1919的整体毛利率为16%,线上约8%,线下达20%。
“O2O重在一体化,线上线下都是一家人,没有收入的再分配。而现在很多酒类电商做O2O,发展各种零售商做线下,肯定要有利益博弈。”在他看来,没有自营门店的O2O模式,电商平台只是114查询功能,仅是为消费者提供线下经销商的联系方式,难谈盈利。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认为,目前酒类电商的O2O等模式尚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支撑,这是整个电商的问题。“中国酒类电商更像互联网公司,更强调高曝光度、快速流量,而由此带来的营销费用较高。”此外,白酒总体需求正在萎缩,且消费主要聚焦在50-70岁人群,他们对网上买酒兴趣较低,很难支撑线上白酒销量,尤其高利润的白酒。“普通消费者买白酒,肯定首选门店,保真。”
在业界看来,整个酒类电商目前仍处于发育期,任重道远。据公开数据显示,在整个酒类交易总额中,2012年酒类电商销售占比不足1%,2013年酒类电商占比不足2%。
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