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重新修正的业绩公告引发了预调酒行业的震动。发布公告的是行业巨头锐澳预调酒的“掌门人”上海百润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百润股份表示,将公司2015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50%至200%的预计调整为60%至90%;将公司2015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71720.06万元至86064.07万元的预计调整为45900.83万元至54507.24万元。
此公告一出,便迅速在业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应。预调酒领域的大佬发布如此公告,已经不仅仅是企业市场规划的一部分,更多的在某一层面上昭示着预调酒市场的开始由盛转衰。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用“昙花一现”来形容一个事物的变化之快,昙花盛开美丽至极却独独不能持久,如此我们总是惋惜美好的事物为什么总不能长久呢?大概是美好的总是脆弱的。如今,酒业市场上预调酒的变化也如同这昙花一般,美丽绽放却也迅速凋零了,为何呢?
纵看预调酒市场,一年多前预调酒的增长率为30%-50%,市场规模被预测达到百亿。正是因为大家看到了不知何人所预设的“黄粱美梦”,总觉得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就等同于商机出现。都说“食色性也”,有了好吃的自然会引得大家希望分得一丢丢,所以大家都在疯抢这块看着着实诱人的蛋糕。的确,在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5瀚亚资本·胡润全球华人富豪榜》中酒业富豪的名字依然醒目,上榜人数达到10名。其中百润集团董事长刘晓东首次进入,且排名酒业富豪第五。这位从欠债2500万到半年营收16亿,而今40亿身价的刘晓东带领锐澳讲述了一个生动的商战逆袭故事。除了成就了锐澳这个品牌,更成就了预调酒这个品类。但是如今通过百润公告的变化,说明预调酒市场的发展道路还是命运多舛的。
预调酒为什么会在鼎盛时期急转而下呢?不外乎这么几点:
第一,产能严重过剩。
当白酒市场正在踽踽独行的时刻,不景气的行业环境让业内人士亟待找寻新的出路。无疑预调酒的出现就是一场“及时雨”,让大家看到了雨后的彩虹一般,纷纷向预调酒看齐。加之以锐澳为代表的预调酒品牌大行其道,势头迅猛,更加让在迷茫中的某些个酒类企业急需突破,纷纷迈向预调酒市场。所以本该“物以稀为贵”的预调酒市场就这样被众多的参与者所搅乱。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高低不一的各色预调酒充斥市场的时候,让消费者怎么能够从中洞悉产品的好坏优劣呢?当消费者迷茫无措的时候也就是预调酒败亡之际。
第二,预调酒是新文化的代言,具有不可持续性。
真正能够流传千古的文化,必定是具有广泛社会普世价值的文化。如老子道家文化、孔子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而酒与文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这也就是白酒能够传承千年不衰的主要原因。然而当前以网络传播为媒介平台的快餐文化成为社会热点现象,我们暂且称为“新文化”。而“新文化”往往具有爆发性强、传播力广的特性,因此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的目的,但是唯独有一点就是持续性弱,也就仅是这一点注定了预调酒没有持久的文化力做支撑,它需要不断地注入和挖掘新的文化元素才能保持生命力。
第三,预调酒缺乏独具一格的品类特色。
多数人不喝白酒是因为度数高、口感差、辛辣感强,因此预调酒就照着白酒的反面去做。但是白酒的反面不一定是度数低、口感好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如今预调酒为了年轻消费群而不断改良,殊不知这种说酒不是酒但还有度数,说饮料不是饮料却具有饮料口感的这一品类怎么去定性它的品类特色呢?没有好的特色也就注定了预调酒只能是昙花一现,低迷期的到来也就在咫尺之间。
红高粱论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