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专家论坛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月是故乡明,酒是家乡浓
·破冰捕鱼,怎能少了酒
推荐文章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湖南老八大”的名酒情缘
·拥抱互联网经济,老酒迎接红利时
·悬奖100万等你拿!探秘划拳“奇
·疫情下,老酒市
最热文章
·揭秘“59元茅台”真相 警惕“话
·鉴别真假五粮液,只要这5招
·爷爷的酒曲秘方
·朋友圈传莆田喜力啤酒制作过程是
·你知道五粮液有哪些工艺和技术吗
·“吉金”略释 话说茅台青铜酒器
·2017最新乘坐高铁携带白酒的相关
·重奖征集2017“全国理性饮酒宣传
·竹枝词(其一)
·玉盘杨梅为君设
旗帜广告位
周岭:工匠精神与国家名片 从禁酒令说起
2018-07-01 02:27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凤凰网酒业:

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大大小小,规模不一的“禁酒令”,当权者多好酒之士却又毅然禁酒,最初献计九酝春酒法的曹操也因禁酒问斩华佗。华夏文明延续五千载,期间对酒的酿造有着一言难尽的徘徊悱恻。

熟读古卷的周岭先生在一次论坛讲到中国白酒的发展与禁酒令有着密切的联系,盛世制酒也因此理。不过能有今日的的美酒还依靠工匠精神的不断推动,对白酒尽心全力的酿造,直至今日才有我们瑰丽芬芳的国家名片。

以下是活动现场讲话实录整理:

周岭: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痛饮酒,熟读《离骚》,方为真名士”。

1937年有一位真名士叫吴其昌,他在各个学术领域里都有辉煌的成就。他在那年发表了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酒的起源》。他说,酒是先于农耕文明而出现的东西,当人类始祖还在依靠肉食生活的时代,就发现了谷类是可以酿酒的。因此才开始耕种谷物。后来才发现粮食是可以吃的。半个世纪以后,美国宾夕法尼的一位教授,也发表了类似的学术意见,现在这种意见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如果这个意见成立,那么酒是开启农耕文明的一个重要的产品。

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看到一个现象,有很多次“禁酒”。5000年的华夏文明是不断被割断的历史。每逢改朝换代,房子会被拆掉,度量衡要换掉,最重要的是这时战乱频繁,粮食就非常紧缺。没有粮食,自然就无法酿酒。

秦汉时期“禁”,是因为生产力低下,为了保证粮食的供应,所以“禁酒”。

曹操也发过很多次“禁酒令”。曹操喜欢酒,他曾书写“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他不仅喜欢喝酒他还会造酒,他还跟皇帝进献过“九酝春酒法”,还推崇过制酒。可是为什么他要“禁酒”呢?就是因为他行军打仗军粮匮乏,所以他要“禁酒”。

有一个人跟他老唱反调,这人叫孔融。孔融就因为反对他“禁酒”被他杀了,当然当时找了一个借口说他不忠不孝。鲁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与魏晋风度与文及章物酒之关系”,名称挺绕口的。这篇文章里他说过,如果把曹操复活,我们问他为什么在搜求人才的时候说即便不忠不义只要是人才就可以用,而孔融却因你说不忠不义被杀?当然这个话也没有人敢问,今天我们问我们也会被杀掉的。

为什么要杀孔融?主要是孔融反对“禁酒”么?其实光反对“禁酒”还不足以让曹操如此动怒。关键是最初两个人还在讨论,他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他说丞相是不是因为军粮不够了?这是一个不可以泄露的秘密。就像杨修说的鸡肋口令一样,曹操非杀他不可。

可见,酒是个丰收和欠收的晴雨表。历史上,凡是酒业辉煌的时候一定是盛世。我们正当盛世,所以有五粮液的这种辉煌。

五粮液在传承的过程中有一个“特异性”。五粮液的得名决非偶然,它的前身是用杂粮酿酒。南北朝时期的“咂酒”是以杂粮酿制,唐代的“春酒”、宋代的“桃子雪曲”延续了杂粮制酒的工艺。唐代杜甫到宜宾的时候喝过“春酒”,“重碧拈春酒”这首诗就是杜甫在宜宾喝春酒后写的,曾经有段时间这个酒还改名叫“重碧”。它的前身就是杂粮蒸馏酒。像“桃子雪曲”后来变身为杂粮蒸馏酒。这个蒸馏酒和酿制酒最本质的不同,就是在酿制的基础上多次蒸馏,取得高度数的白酒,就是我们今天所知的白酒。

刚才看了片子,说白酒千年历史,有人可能要说白酒历史没有这么长吧?因为虽然唐代文献中就有白酒字眼和烧酒概念出现,但是那个时候没有蒸馏具,我们所知的最早的蒸馏具出土在1975年承德,那是金章宗时代的器具。金和南宋划江而治,南宋那个时候是南宋孝宗时代,这是已知的最早的蒸馏具,所以当时应该有蒸馏酒。

我举一个例子,司马迁写《史记》,有一部《殷本纪》里记载了殷代的世袭表。包括顾颉刚在内的疑古派就坚决反对这个说法,因为没有证据证明殷这个朝代的存在。没有证据的话是不能说的,这是治学的严谨性。后来,安阳小屯的甲骨文出土,在甲骨文上发现殷代的记载和司马迁说的完全一样。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有大量的文字记载这块土地上生活过得历朝历代的贤明们的文献,在战乱中丢失了。司马迁那时候能看到的我们今天看不到。所以顾颉刚他们这些疑古派不是没有道理。也就是说,白酒、烧酒究竟什么时候出现的,现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五粮液传承的精髓,一个最重要的要素是杂粮,所以它长期以来叫杂粮酒。后来在1909年的时候,邓家传招待大家喝酒,来了一位叫杨会全的晚清举人,他说杂粮酒不好听,五种粮食酿造的就叫五粮液多好听啊,大家觉得果然好,五粮液因此得名,到现在为止已经100多年的历史。

有些酒是单一或者少量品种酿造的,我们称之为粮食酒,有的是高粱,有的是用糯米,还有用地瓜干各种各样的材料。但是五粮液和它的前身从开始出现,就是用各种粮食混在一起酿制的。它能够传承,并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不仅是中国喜欢五粮液的人越来越多。具体原因非常复杂。最重要的是酒本身质量方面的原因。但也有文化方面的原因。

其实简单概括一下,用大众最喜欢听的话。第一就是因为好喝,因为它好喝它就传承下来。我们曾经在世界各国品尝过各种各样的酒,现在因为交流频繁不出国门也能喝到很多好喝的酒,这其中有很多的蒸馏酒,蒸馏酒大概最好喝的就是五粮液。五粮液好喝不是我强词夺理,我们简单分析一下。我们接受一些酒的时候必须接受这种酒的洗脑,它编出很多的故事来告诉你所不喜欢的味道是你不习惯,你习惯了以后你会喜欢它。但是五粮液不用洗脑,五粮液开坛的香味,我们接触到它的口感,在舌根下面环绕舌头的感觉,以及下咽的感觉都是非常好的。好喝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越来越好喝。五粮液的前身一定是酿造酒,我想起白居易写过一首诗,叫“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这个醅字,就是没有过滤的酒,是浊酒。如果给白居易端上一杯五粮液的话,他写的诗一定完全不同,所以到了今天酒还在不断的进步。

解放初期,五粮液的规模就是几家作坊。50年代初,这几家作坊联合起来成立了五粮液公司。那个时候产量非常小,这个产量固然跟生产能力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市场。那个时候的市场需求还没有这么大。

今天五粮液的产量是40多万吨/年,和当初完全不是一个量级。那个时候是家庭手工业作坊的组合,而现在是拥有50000多职工的大型企业。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大佬酒评|蜡笔大叔张良:萌态和担当 都是大智慧
下一篇:青啤孙明波:紧踏时代节拍 满足和引领消费需求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