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专家论坛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月是故乡明,酒是家乡浓
·破冰捕鱼,怎能少了酒
推荐文章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湖南老八大”的名酒情缘
·拥抱互联网经济,老酒迎接红利时
·悬奖100万等你拿!探秘划拳“奇
·疫情下,老酒市
最热文章
·揭秘“59元茅台”真相 警惕“话
·鉴别真假五粮液,只要这5招
·爷爷的酒曲秘方
·朋友圈传莆田喜力啤酒制作过程是
·你知道五粮液有哪些工艺和技术吗
·“吉金”略释 话说茅台青铜酒器
·2017最新乘坐高铁携带白酒的相关
·重奖征集2017“全国理性饮酒宣传
·竹枝词(其一)
·玉盘杨梅为君设
旗帜广告位
上海酒文化资源保护与创意前景析论(中)
2018-01-23 18:59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摘 要:本文以历史研究法追溯了古代上海酒文化资源及其对于后世上海民俗的影响。尤其是对“上海务”酤酒之道对于上海建镇、置县、城市的深刻影响,做了一些梳理和分析。对于酒与上海民间生活也提出了
     一些看法,作者还针对当前酒业文化创意中严重的同质化倾向,提出了批评性的分析,对当前中国酒业发展的创意前景进行了展望,对上海酒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酒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文化创意;创意前景分析

仲富兰
(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务:酒与一座城市的兴起

中国自古以来酿酒业发达,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使大多数家庭都能掌握简单的酿酒技术,家庭私酿自用,或馈赠亲友,或酤酒赚利,已成为民间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酒事习惯。朝廷垄断榷酤,官价居高不下,民间百姓用酒艰难,必然私下自酿。于是,为私酒暴利所诱惑,民间聚落铤而走险,以身犯禁的私酿、私酤现象便屡禁不止。在汉魏两晋,朝廷“防之弥峻,犯者至多,至乃穴地而酿,油囊酒,民之好此可谓笃也”。

唐天宝十年(751年),吴郡太守赵居贞奏划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置华亭县。 《新唐书·食货四》有“唐初无酒禁”之记载,即李唐开国之初不实行榷酒政策,不禁民间私酿私酤,也不限制民营酒业的存在和发展。但到唐末,完全失去了李唐王朝开国时的宏大气象,朝廷为兴兵平叛,军费匮乏,于是下令:“禁人酤酒,官司置店收利,以助军费”。 “建中三年,初榷酒,天下悉令官酿……委州县综领,薄私酿,罪有差” 此后,榷酒作为增加国库收入的一项较稳定的经济政策,一直实施到唐朝灭亡。唐以后,历经五代十国以及后来的宋元王朝,宋代秉承李唐榷酒旧制,并对榷酒政策不断完善发展,最终导致了“上海务”等一大批“酒务”的出现。

宋代是上海酒文化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具体说,公元1008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对上海酒业乃至对这座城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观察整个有宋一代,官府对酿酒业采取了极其严厉的措施,动辄用刑,以至于“民以私酿破业陷刑者不胜其众” ,北宋王朝从立国的第二年,即建隆二年(961年)就实行了严格的酒的专卖制度。宋史记载:“宋榷酤之法:诸州城内皆置务酿酒,县、镇、乡、闾或许民酿而定其岁课,若有遗利,所在多请官酤。三京官造曲,听民纳直以取。”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灭吴越。在南北统一的北宋时期,当时华亭县日益引人注目。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上海酤酒盛市,酒坊、酒窖、酒库、酒肆星罗棋布。朝廷置“上海务”。当时华亭县辖17乡,共44里、4巡检司,两浙市舶提举司也设于此。县城除县衙与市舶司外,还有盐监、酒监、税监、造船场等官署,以及众多的各类官仓。其实,上海务就是酒务,就是官府榷酒与酒税机构。到宋熙宁十年(1077年)秀州(今浙江嘉兴)已经有酒务17处,“上海务”是17个“务”之一,起初地位还不如华亭、青龙、大盈等务,但它紧靠上海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滨江临海,人气颇旺,交易繁忙,税收大增。因为酒,上海务的名气也逐渐如日中天。

公元1008年是中国的一个好年份,那一年宋真宗干了几件大事:泰山封禅、改革科举,行座位榜、用兵回鹘、主修韵书,朝廷发布中国古代第一部由官方主修的韵书《广韵》,这些《资治通鉴》均有记载,同样在那一年,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民间出现,后宋政府设立交子务统一管理交子发行流通,1008年,关乎上海的不仅有榷酒管理机构的“上海务”设立,还有上海最早的寺院之一沪渎重元寺正式更名为“静安寺”;皇帝赐额“七宝教寺”,由此七宝镇正式得名。

在《宋会要辑稿》这样记载:“请自今州县官酒务处,令五家相保,知有私酿,坐五保,奏可。” 上海务的设立,是封建统治者对民间酿酒纳税进行管理的机构,同时也标志着上海酒业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是日后在上海建镇奏响了前奏曲。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南宋朝廷在“上海务”的基础上设市舶司,正式建立“上海镇”。此后,上海镇后来居上,逐渐取代名噪一时的青龙镇,到南宋末期,上海镇已是“华亭县东北巨镇”。上海浦历经南宋上海立镇,元代上海置县,民国上海建市的历史过程。因为酒,催生了一个新兴的上海镇;因为酒,由镇设县,再发展成市,谁会想到它在千年之后会成为闻名遐迩、令世界瞩目的国际大都市。可以说,纵观世界文明史,非自然村落因酒成名的大都市唯有上海,独领风骚。

值得注意的是,《宋史·食货志》还有一个记载可供细细品味:“清务者,本州选刺供踏曲爨(cuan,四声,烧火煮饭)蒸之役,阙则募人以充。” “踏曲爨蒸”,这四个字给我们描绘了宋代上海的先民做酒的工艺过程,也仿佛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宋代上海人制酒的风俗画。

大家知道,中国是最早掌握酿酒技术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在酿酒技术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就是用酒曲造酒。中国人从自发地利用微生物到人为地控制微生物,利用自然条件选优限劣而制造酒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为固态发酵法,在发酵时需添加一些辅料,以调整淀粉浓度,保持酒醅的松软度,保持浆水。常用的辅料有稻壳、谷糠、玉米芯、高粱壳、花生皮等。除了原料和辅料之外,还需要有酒曲。“踏曲爨蒸”的制酒过程可以概括为“女人踩曲男人酤”,根据笔者向七宝酒厂的工艺传人徐师傅的讨教,一般每年端午前后,小麦成熟,农人无法渔事,多余小麦正好拿来制曲,以备秋冬酿酒。曲是酒母,好曲酿好酒。

“踩曲”,也叫“踏曲”,通常是端午前后进行,重阳前后“爨蒸”酤酒,踩曲主要依靠经验和感觉,必须得依靠人工完成,缘于制曲的劳动强度,制曲工种,一般由女性承担。所以,就是直到今天,踩曲仍是许多酒厂劳动力最为密集的环节。为什么踩曲得由女人完成呢?踩曲需要巧劲,曲块最后要呈龟背型,四边紧,中间松,否则就无法进行完全发酵。然后由男子将踩好的曲块用稻草包裹好,放在曲仓里,曲块要进行40天高温发酵、堆曲,最后才能用于爨蒸酿造。酤酒的过程是一个非常艰辛的劳作过程。女人踩曲男人酤,完美地体现了农业文明背景下酒生产过程的分工特色。久而久之,上海酤酒聚落产生了“女人踩曲男人酤”的风俗,当融入“少女踩曲”生命语言后,这种风俗就升华为一种酒俗仪式或民俗图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上海酒文化资源保护与创意前景析论(上)
下一篇:杜应红:活着才能赢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