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杯酒人生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林仁华:一生醉心酿酒香
·吴小平:从“藤菜大王”到“葡萄
·吴兆征的工匠精神
·侯孝海:从工人到华润营销总监的
·吴成桦:中国白酒企业很难被并购
推荐文章
·酒痴境界 炉火纯青——国家级技
·刘智涛出任董酒总裁,兼任销售公
·赵俊贝:让员工“薪”有所想
·吴少勋:中国身价最高的酒老板
·温和酒业30年经销商杨忠云:一份
最热文章
·丰子恺:吃酒
·喝酒--喝也不行 不喝也不行(李敖
· 会稽山拔得过会第一股
· 白酒怎样闯世界?
·喝葡萄酒别一口闷
· 红白混搭,酒业进入融合时代
· 未来十年酒类连锁将成主渠道
·国酒茅台:为中国白酒书写奇迹
·张裕跻身《国际饮料》“世界最受
·独家:超级视频电商平台Cinsay落
旗帜广告位
李华:中国现代葡萄酒产业的推动者
2016-06-13 12:53 作者:责任主编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点击:
他是首个留法归来的葡萄与葡萄酒博士;在西北小镇杨陵,他创办了亚洲首个葡萄酒学院,建立了中国葡萄酒生产标准,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个葡萄酒品牌。

国内一线葡萄酒品牌生产企业里,只要是“搞技术”的,绝大多数都是他的学生。

“希望有一天,中国也能生产出与法国葡萄酒相媲美的世界顶级葡萄酒。”—这是他为之奋斗和努力的动力。

中国现代葡萄酒产业的推动者李华教授(摄影/支勇平)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老校区,有一栋灰瓦红墙的小楼,外墙几乎被爬墙虎包满,除了窗户。这是西农大葡萄酒学院使用了二十多年的办公楼。今年9月,这里将变身为葡萄酒博物馆。

葡萄酒学院已经搬到西农大新校区。李华的秘书说:“4月是葡萄生产很重要的一个时间,已经56岁的李华教授依然奔波于全国各地葡萄生产基地,指导生产。”

现在,李华依然坚持给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本科生上课。他要求这些从没有进过葡萄园的学生要深入种植基地,以便对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杨陵还是一个小镇,很多人都‘孔雀东南飞’了,李华坚持了下来,很不简单的。”西农大宣传部部长闫祖书对记者介绍说。

1986年,李华从法国留学归来,在西农大一干就是三十年,并在这个西北小镇留下了很多第一:首个留法归来的葡萄与葡萄酒博士,创办了亚洲首个葡萄酒学院,建立了中国葡萄酒的生产标准,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个葡萄酒品牌。

同时,李华还拥有多个“国家级”的名头:西农大首位国家级教学名师,两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拥有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而在中国一线葡萄酒生产企业里,“搞技术”的绝大多数都是李华的学生。说西农大葡萄酒学院是中国葡萄酒的“黄埔军校”,当之无愧。

从中国杨陵到法国波尔多

1978年,中国大陆恢复高考第二年,19岁的李华从重庆梁平县考上了四川农学院。

1982年9月,李华考取西北农学院(西农大的前身)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随即以公派留学生的身份,远赴法国。

初到法国,李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语言关。在国内“速成”的一点法语,仅限于“早上好”和“再见”,要听懂课是完全不够用的。于是,李华通过各种途径多和法国同学交流,以训练、提升自己的听说能力。听不懂老师的授课内容,课后就猛抄同学的笔记,认真地“消化”。凡导师指定的参考书,他都一本不落地从图书馆抱回宿舍,逐字逐句地“啃”。短短一年时间,李华不仅攻下了语言关,还通过了13门课程的考试。

1985年4月,第四届国际葡萄遗传育种会议在维也纳召开。25岁的李华走上讲坛,发表了题为《欧洲种葡萄品种霜霉病感病性的鉴定——对几个杂交后代的分析》的学术报告。十分钟的演讲,获得了极大成功。

1985年12月,李华拿到了葡萄与葡萄酒学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第一位葡萄与葡萄酒学博士。同时,他还取得了葡萄酒工程师、葡萄酒品尝员和管理工程师3个学位。

留学法国三年多时间,李华一口气拿下其他人至少需要五年时间才能获取的5个学位证书。一些法国公司请他任职,波尔多葡萄研究所也希望能与他签订合同进行合作,但他还是选择了回国。

留学期间,李华曾携带了一些国产葡萄酒,兴致勃勃地举办了一场小型“中国葡萄酒品鉴会”,邀请研究所的导师和同学们参加,没想到结果却让他倍受打击。“这也叫葡萄酒?中国的葡萄酒就是这味道?”法国人的直率反应,深深刺激了李华。

从那一刻起,李华发誓毕业后一定要回国,要生产出与法国葡萄酒相媲美的中国葡萄酒。

创办葡萄酒学院

“只有地中海式气候才适宜栽培酿酒葡萄,以大陆季风性气候为主的中国,根本不适宜优质酿酒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生产。”法国人自傲地下着论断,但李华依然要回国干一番事业。

1986年1月,学成归国的李华,回到西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任教。

尚在留学期间,李华就为中国酿酒葡萄和葡萄酒专业人才匮乏而深深忧虑。当他的导师贺普超教授提议在中国大学里创办第一个葡萄酒专业时,李华既兴奋又激动。他先后三次回国奔走呼号,积极游说有关部委。

1985年,我国第一个葡萄酒专业终于在西北农业大学呱呱坠地了。当时李华面临的是一无开办经费、二无专业人员、三无专业教材、四无实验条件的窘况。据李华的同事回忆,他全身心投入其中,不分昼夜地工作,终因劳累过度,“晕倒在了教室讲台上”。

四五年时间,李华与同事们一起审定和完善教学计划、培训师资、调整师资结构、编定专业教材、借款建葡萄酒实验室,促使一个新专业步入了正轨。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1994年,李华联合全国13家葡萄酒生产企业,在西北农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专业的基础上,创办了西北农业大学葡萄酒学院——亚洲第一所葡萄酒学院。

当初学校只给地皮,没有经费,建葡萄酒学院所需的近300万元要自筹。在上世纪90年代,这可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最终,受李华的感召,一些企业家拿出了投资。

李华不仅改进了中国传统葡萄酒生产工艺,还促使中国葡萄酒生产标准的出台。在他的努力下,199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葡萄酒国家标准。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于海先:为“大健康”产业添动力
下一篇:黄庭明:恣情随性的黄酒人生
林仁华:一生醉心酿酒香
林仁华:一生醉心酿
酒痴境界 炉火纯青——国家级技能大师李家民
酒痴境界 炉火纯青
吴兆征的工匠精神
吴兆征的工匠精神
红酒世界董事长苗健被授予“法国波尔多左岸骑士会荣誉
红酒世界董事长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