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杯酒人生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范致钢:以品质迎接理性消费时代
·贾生华:跨界盈利要看怎么跨
·梁金辉:组建名酒联盟体 助推中
·潘宏祺:大数据构筑“发现机制”
·沱牌李家民:感恩昨天,珍惜今天
推荐文章
·吴少勋:中国身价最高的酒老板
·温和酒业30年经销商杨忠云:一份
· 文化下沉,让“兰陵”无所不在
· 别让“风口猪”阻碍你的努力
· 白酒国际化探索再入活跃期
最热文章
·丰子恺:吃酒
·喝酒--喝也不行 不喝也不行(李敖
· 会稽山拔得过会第一股
· 白酒怎样闯世界?
·喝葡萄酒别一口闷
· 红白混搭,酒业进入融合时代
·国酒茅台:为中国白酒书写奇迹
· 未来十年酒类连锁将成主渠道
·张裕跻身《国际饮料》“世界最受
· 曹文成 靠“激励”书写酒商传奇
旗帜广告位
吴少勋:中国身价最高的酒老板
2016-05-27 14:49 作者:责任主编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点击:


 

吴少勋,可能是一个您感到陌生的名字。但在彭博亿万富豪指数上,他已被估值为身价54亿美金 (约350亿人民币),列中国富豪榜第17位,是中国身价最高的酒老板。

【一】

“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哟”。这应该是您熟悉的。

吴少勋就是靠它干出了350亿人民币的身家,也把这款原本不起眼的酒,干成酒类行业的一面成功旗帜。

今年60岁的吴少勋,是湖北黄石大冶人。

初中文化的吴少勋1974年入伍,1980年转业到大冶纱厂,从班长干到厂长,1987年到大冶保健酒厂——御品酒厂 (劲牌前身)任厂长兼党委书记。

1996年,吴少勋抓住国企改革契机,从经理人转型升级为主人。之后,他聚精会神,卯足劲往上打,几乎以一人之力,打出一片保健酒的有限风光。

2015年,劲牌实现销售额84.99亿,一人占有保健酒市场将近半个天下。这个成绩,让曾经想要凭借强大实力争夺保健酒市场的茅台、五粮液,也只能是高山仰止,惟有汗颜。

即使与众多知名白酒企业在白酒业的成就相比,劲牌一年卖出84.99亿的成绩也是相当耀眼。比如,大名鼎鼎的五粮液,其上市公司2015年的营收也不过216.59亿。

【二】

一款普通的酒,为什么能干出如此不普通的成绩?

吴少勋的基本大法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无限追求品质和技术进步,做出好产品。“供给侧改革‘着力点’在供给端,但‘着眼点’应该在需求端。”他说。

“不达标的酒,一滴也不能出厂;不安全的中药材,一克也不能使用。”这是吴少勋对产品的要求。他说,很多中国企业走着走着就走到死胡同,根本原因是普遍忽视消费者的利益,把消费者给忽略了、出卖了、愚弄了,劲牌绝不会这么干。

吴少勋抓产品品质,一是管人,二是管技术与设备,三是管流程,重点是管人,

他把产品研发与人员定为第一责任人,要他们对产品终身负责。

“自己开发的产品,自己要先喝、喜欢喝,再去生产并推向市场。”每出新品,他一律先给200公斤酒,“自己喝,找自己的直系亲属试喝,并做记录。”他还建立一个专业喝酒队:管吃管喝,第二天睡觉,不上班,喝一次酒付一次钱。

早年,吴少勋发现一批酒有问题,还曾召集所有中高层管理者喝过“鸿门酒”。问题酒一杯接一杯,喝到大部分人都觉得不对味了,他就问,你们自己都不喜欢喝,为什么有脸拿出去卖给别人?几次下来,做品质、求长利成了大家的共识。

劲牌搞的是中药保健酒,在中药这方面,吴少勋也是按照中药企业的高标准严要求。他在全国药材主产区建立直供基地,实时严格监控药材从种植、采收到运输、加工的全过程,坚持“产非其地、采非其时”的坚决不用。

在设备、技术与流程上,他也不断向上打,从浸泡技术,到渗漉技术,一直干到数字提取技术,推出拳头产品“中国劲酒”后,他弄出一套“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四化工程,颠覆了中国酒千百年保持不变的生产工艺。

而且,他对生产的全程,实时采集数据和监控,哪个环节出问题,很快就找哪个环节的人,让问题在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既保证品质,也提高效益。

【三】

吴少勋坚持做好酒,也坚信酒好也怕巷子深。

1987年出任御品厂长后,他放出的第一个大招,就是到中央电视台打广告。

一年销售收入一两百万的县级小酒厂到央视打广告,很多人不理解吴少勋的打法。几个副厂长也持保留意见,没见过哪个小厂是这么干的。

但吴少勋认定将来的消费者会越来越挑剔,除了买品质,还要买名气。而当时要做名气,最好的选择,就是到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

至于别人没有干过,则正是他要抓紧干、提前干的原因。因为这能让御品酒厂抢占先机,一剑封喉地在其他人起来之前,形成压倒性的品牌优势。

当年9月,吴少勋带着一堆产品找到了央视广告部。3个月后,这些产品一一出现在了央视的广告片里。

吴少勋做产品追求差异化价值,做广告也一样。

1989年开发出“中国劲酒”后,他发现,广告没那么灵了——劲酒的名气越来越大,但销量却没同比增加。

一时不得其解的他一度怀疑,是不是产品有问题?他请来同济医科大学帮忙搞研究,结果证明,酒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消费者的饮酒习惯,以及劲酒的广告上。

当时流行“感情有没有,就看杯中酒”。劲酒是中药保健酒,从广告到销售,公司都可劲儿强调中药功效,名气越响,大家越不把它当酒,而是把它当成药了。

如何让消费者改变喝酒习惯并且选择劲酒呢?吴少勋决定改变广告的打法。具体是两招:一、宣扬健康饮酒习惯;二、淡化药效,强化劲酒也是好酒的印象。

紧接着,他在 《黄石日报》干了整版广告——“请朋友少饮,让‘敌人’多喝”,意思很明显,你把我灌醉,就是要和我作对。之后,又弄了几个广告片,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条是吴少勋自己想的广告词:“常饮劲酒、精神抖擞”。

但这些广告打下去,还是效果不佳。吴少勋始终觉得没把水烧开,于是又变着方地想辙,改变广告语或广告形式,和其他也已开始勐打广告的同业差异化。

思来想去,他决定请明星代言,重新整句更带劲的广告词。

明星好请,不久就定了姜昆。广告词,遇到不少麻烦。症结出在找不到合适的语言,简洁、通俗地表达出两个意思:第一,喝酒要喝出健康,第二,劲酒是好酒。

那期间,劲酒负责广告的人,以及帮忙拍广告的人可谓挖空了心思。但提出的好多说法,吴少勋都觉得意思不大,要大家继续想。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贾生华:跨界盈利要看怎么跨
下一篇:范致钢:以品质迎接理性消费时代
范致钢:以品质迎接理性消费时代
范致钢:以品质迎接
吴少勋:中国身价最高的酒老板
吴少勋:中国身价最
贾生华:跨界盈利要看怎么跨
贾生华:跨界盈利要
潘宏祺:大数据构筑“发现机制”新常态
潘宏祺:大数据构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