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经过中国商务部和广东省商务厅支持和批准的第14届中国(广州)国际名酒展如期在广州开幕,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酒具酒械分会会长、国家三级品酒师刘亦翔在酒展中行走时,于芸芸酒样中,一眼就能看到龙舌兰巨头AGAVE CONQUISTA。
“它特别的产品风格和具有不同色彩和图案的包装,兼具国际化和中南美民族风情,让人过目难忘,忍不住就想拥有那么一套几套。再加上酒质有保障和特性,销售做不好都难。”刘亦翔在接受《华夏酒报》记者专访时说。
而反观国内,由于高端酒类消费市场在近年来出现断崖式下跌,包装库存消化不足,大众酒消费趋势到来,酒类选择大幅下调包装材质和工艺设计成本。因此,刘亦翔也看到,国内酒类包装普遍处于同质化严重和缺乏创新设计的状态。
艺术包装爱不释手
作为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酒具酒械分会会长,刘亦翔日前与行业内洋酒包装大户进行了一次探讨,随着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回暖,国际市场的高端酒包装市场现状与国内葡萄酒、白酒形成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刘亦翔说,国际上的洋酒与一线烈酒巨头在包装设计与采购方面,都是委托或选择较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机构进行,并全球统一采购,不会轻易更换代理人。从而使得双方在设计理念、行销思路和市场客户把握上,都能够做到统一传承和完美结合。
随着全球经济下行,洋酒巨头已经显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包装上的创新投入。反而继续保持工艺设计创新和资金的投入,甚至借助调整期实现了包装的再次升级。
今年一季度,受益旺盛的中国春节消费促销,洋酒酒品销量一度看紧,包括帝亚吉欧、保乐力加、行走者庄尼和杰克丹尼等在内的洋酒巨头和品牌在华实现业绩扭转。而他们又迅速加大在高端年份酒和限量版酒品上的包装投入。
刘亦翔举例说:“例如,行走者庄尼全球发行的高端限量版包装,其造价过千,手工精细,光看包装就美轮美奂,让人爱不释手,收藏或用后移作珠宝首饰盒等完全没问题。这在保持公司高端精 英客户的忠诚度上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而这些企业每年还会继续保持在酒标、酒瓶设计风格上的精力和资金投入。”
创新包装艺术之道
相比上述例子,国内则鲜少有国产的创新奢华高端包装出现,“原有的高端酒代理商、经销商们,要么还处在消化库存阶段,压力很大,要么受打击高端酒影响,在原有库存消化后,已经更换为亲民的包装,酒企由此大幅下调在材质和工艺上的投入”。
刘亦翔本人曾非常喜欢2008~2012年在国内风靡一时的五大名庄奢华盒、绛金精光实木拼皮手工酒盒、欧洲定制水晶瓶等,但现在这些都已不见踪影。她在这次国际展会上也发现,展商及客户也几乎没有问津豪华包装。
从调查来看,目前高端葡萄酒包装生产厂家近大半已退出市场,中低端酒同质化和无创新的包装大行其道。
“葡萄酒本身有着多风格和多品牌的特点,包装行业想在葡萄酒市场设计或推举一个规模化的统一设计,难度要比洋酒大许多。因此,多样化、低规模化、低成本化是这个市场目前的特色。”刘亦翔说。
在中国白酒包装方面,随着大众消费成为白酒“新常态”的亮点,陶瓷酒瓶、精品酒瓶不断减少、高端设计减少,使得行业包装展现出设计理念、材质选料、工艺意义均无亮点的趋势。但如此返璞归真,对整个白酒产品的营销要求更多了,提升和创新白酒酒质势在必行。
刘亦翔预计,随着国际市场的回暖,国外酒包装市场也将继续回暖,其中洋酒、葡萄酒包装中高端的占比会回升;而国内市场上,包装行业则将继续徘徊并胶着在中低端市场一段时间。
如何改变国内包装行业继续徘徊在中低端市场的种种现状?
刘亦翔提出,包装行业更应该自主创新自己的艺术之道。在“禁酒令”等冲击高端酒消费之下,通过艺术性的变现酒类包装,不但提高了产品价值,美化了企业的形象,而且删繁就简,回归了理性消费时代美学需求,或将引导行业走向复兴之路。
(您对本文有何见解,欢迎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