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自2012年以来, 酒水行业遇到了一些挫折, 但我对中国白酒的发展前景一直是比较乐观的。中国白酒的发展历史并不是三五年或者三五十年, 而是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 这正是我对白酒发展前景保持乐观的一个基础。
媒体和公众关注的比较多的是, 中国白酒结束了近十年的黄金发展期。事实也确实如此。其实, 刚刚过去的中国白酒的黄金十年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期相对应的。这十年中国GDP的发展很快,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也很快, 白酒的发展, 是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与中国百姓幸福指数的提升、 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升紧密相关的。
到了2012年, 白酒业的发展速度太快也带来了一些隐忧, 尤其是价格、 产能、各种品牌、 投资都呈现爆炸式增长。2012~2013年, 白酒进入了一个比较大的调整期。我认为这轮调整对于中国白酒企业来说是一个 “客观的好事”。通过调整,让酒企回归理性, 回归脚踏实地。这个调整对企业和行业来说, 也是一个 “去泡沫”的过程, 是一个 “修身养性” 的过程, 是一个让我们能够深度思考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说, 这个调整期为中国酒业下一个十年更好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说, 调整是件好事, 不要害怕调整。
这一轮调整需要持续多长时间?我认为不会太长。原因在于, 首先, 中国白酒的消费基础强大。我国总人口13亿多。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后, 党和政府越来越关注中低收入人群的民生问题和收入增长问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和民生问题的不断向好, 都会刺激消费。政府对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使得消费白酒的概率呈十倍的增长。另外, 白酒与其他酒种不同, 白酒是嗜好性消费, 是快乐消费, 是需要三五人聚在一起的消费。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以及内需的不断扩大, 都促进了朋友间的聚会, 因此, 白酒的持续发展是有可能、 有基础的。
其次是价格。之前白酒价格的发展有它不理性的一面, 但 “不理性因素” 占的权重很低, 白酒涨价更多的是一种客观必然性, 这是经济发展、 消费升级的一种必然。未来中国的消费升级也是不可阻挡的。人民币对内贬值、 对外增值, 会刺激白酒的消费, 也会刺激消费品价格的不断升级。
最后, 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未来将更多地从 “中国制造” 向 “中国创造”发展。这一过程虽然漫长, 但会给中国人以信心, 这个信心传导到白酒当中, 白酒消费的数量和洋酒消费数量的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此前我听到很多人探讨这个问题, 即现在的80后、 90后年轻消费者对红酒、 洋酒的消费比例比较高, 在我看来,随着我们 “中国创造” 的中国自信心的增强, 中国人对自己, 对有我们民族烙印的、有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 由我们祖先发明的中国白酒消费的自信心一定会不断增强, 这也会促进白酒的发展。
正是基于对以上三点因素的分析, 我认为这一轮中国酒业的调整之路不会太长, 短则3年, 长则5年。调整之后, 白酒将迎来更健康的发展之路。(作者为泸州老窖集团总裁)
来源:糖烟酒周刊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