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营销专家
渠道和营销模式作为推进产业发展的生产力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其实与小鸡和鸡蛋是一样的。只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在这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生物界的对应式进化规律。那么,以营销模式以及渠道变化为特征的白酒业发展就大致分为:产业体制革命——营销模式革命——流通渠道和资本结构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的“合作社运动”掀起了白酒发展的第一次革命浪潮。此后,国有商业体制的一商、二商、轻工系统逐步一统天下,这个时期的营销就是简单地围绕着政府计划、调拨、配给展开。直到改革开放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双轨制”出现,才打破了单一的政府订单式生产销售。
第二次革命浪潮——营销模式革命大致从上个世纪90代初至今,代表事件是国有、集体性质的糖烟酒、副食品、蔬菜公司和基层供销社风潮般转制。这是一个营销创新取胜的大周期,从最初的运用单一营销要素创新,如渠道战、广告战、促销战、产品战就能跑出一匹匹“黑马”,到后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对市场认识的深入,则需要多个营销要素的有效组合,到再后来的营销模式的创新——深度分销、直分销、终端“盘中盘”、消费“盘中盘”和店铺“盘中盘”。其中,方兴未艾的店铺“盘中盘”也许是营销模式的绝唱。
每个新模式的粉墨登场,都伴随着若干品牌新贵的诞生和旧模式贵族的没落,其中的恩怨情仇精彩纷呈。这个时期的营销创新以白酒生产厂家为主导,渠道被动顺应。现在这波浪潮正走向平淡:一是营销创新的边际效益和成就正在迅速下降;二是营销模式的生命力周期正在缩短;三是营销模式的普适性越来越差,制约了其影响力及成就,况且越往后模式的差异性越小,以至于最后一次的创新更像是前个流行模式的改良或“洋务运动”。当前的白酒营销,即便吆喝得再响、花色再缤纷,也只是在原有模式下做精细化而已。
那么,未来的第三次革命浪潮会是怎样的?流通渠道和资本结构的巨变将会是“黑马”频出的地方。笔者认为,白酒行业第三次浪潮将呈现以下特点:未来比“洋河蓝色经典”更耀眼的品牌明星出在资本整合、商业连锁的纵横捭阖,而不是生产企业本身的营销模式创新;主导变革的力量是酒界的业外人士和资本,而不是本行业的明星企业或资深大佬。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