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白酒总产量达1025.6万千升,同比增长30.7%。同时,规模以上白酒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46.67亿元,同比增长40.25%;实现利润571.59亿元,同比增长51.91 %。期间,有一个新的特点需要引起业内注意: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二三线白酒产品销售量稳中有升,而高端白酒市场销售量则有所下滑;同时,市场上出现了一批成长力较强的品牌,如西凤、水井坊、剑南春、汾酒等,2011年销量都有25%以上的增幅。
笔者认为,未来白酒市场容量很难再有所扩大,但是市场份额会向品牌企业集中。同时,白酒企业会迎来结构性机会,在市场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其结构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企业所增加的市场份额,一定是竞争对手所减少的市场份额。
日前,一直被视为白酒业涨价“领头羊”的茅台,出现了近9年来的首次降价。茅台降价的背后代表着一种趋势,原来的高端酒市场被茅台、五粮液所垄断,但是当前区域名酒的高端化正逐步瓦解着前者在高端白酒市场的份额。以前针对高端酒,大家基本是喝茅台和五粮液,但是现在可以看到,陕西喝西凤,湖南喝酒鬼,江苏喝洋河蓝色经典……在当前的市场消费趋势下,茅台和五粮液已经不是高端酒市场的惟一选择。
除此以外,未来各种白酒香型的领袖品牌,将会成为白酒行业的领导者。茅台是酱香型白酒的代表,泸州老窖是浓香型白酒的代表,汾酒是清香类型白酒的代表,西凤酒作为凤香型酒的代表也非常值得期待,香型酒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会逐渐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在品牌运作方面,当前各大酒品牌都推出了“金字塔”式的产品结构,从低端酒到高端年份酒,产品丰富程度令人咂舌。以五粮液为例,其低端产品为尖庄酒,中端产品为六和液,高端产品则是五粮液及其年份系列酒。不同价位的产品线,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和消费能力的购买需求,这也是白酒行业的一个新卖点。
从当前白酒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白酒企业营销的创新、产品的创新以及科技的创新,对白酒行业的升级换代具有重大意义。原来茅台主要做酱香型酒,但是现在其旗下习酒公司既生产酱香白酒也生产浓香白酒;五粮液以前做浓香型酒,现在也推出了酱香型“永福酱”酒;陕西西凤现在也推出凤兼浓等复合香型产品。白酒企业的“跨界”之举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新产品要想扩大市场份额,首先要明确其市场定位,同时还要清楚,自己抢了谁的市场份额。
当前,白酒市场的营销是竞争导向,即与竞争对手“抢”市场。你卖了一瓶酒就意味着你的竞争对手少卖了一瓶,因此必须研究竞争对手的优点,同时发现其软肋,要向竞争对手学习,博众家之长。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