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情一扯上文化就复杂起来。君不见各类工具书上有代表性的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200多种,然而学者们却认为至今还没有一种能涵盖“文化”的所有内涵。尽管如此,任它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眼下谈的是酒,把什么是中国白酒文化中最高层次的那部分剥离出来问题也就水落石出了。
一个时期以来关于茅台国酒文化的相关探讨中,笔者最不敢苟同的一个观点就是要淡化茅台酒的政治文化内涵说。比如,在一次茅台酒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有一位学者就提出,茅台“不能光讲茅台酒在国际外交上的作用,我们能不能丢掉‘政治酒’、‘体制酒’、‘官员酒’的包袱,更多注意培育市场形象,成为真正经受市场考验的好酒”。再比如,有人认为,应当大力张扬茅台酒的国际化倾向,而政治色彩就要隐去;要突出茅台酒的交际功能,淡化茅台酒攀权附贵的功利色彩。甚至连茅台酒股份公司董事长袁仁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分强调政治酒,人家会感觉不好。普通人也是需要消费的呀,名牌要成为民牌。秦砖汉瓦,谁买得起?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是让普通老百姓喝得上真正的茅台!”
笔者以为,淡化了茅台酒的政治文化特点其实就是放弃了国酒茅台品牌竞争力中最核心的东西。
中国白酒文化博大精深,“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是酒的伦理学;“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是酒的社交学;“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是酒的心理学;“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酒的人生哲学;“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酒的休闲学;“李白斗酒诗百篇”,“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是酒的诗学;“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李白写醉僧怀素)是酒的书学……
然而中国白酒文化中最高境界的东西是什么?如果撇开酒作为物质文化的层面,仅从文化的制度和精神层面来看,剩下的都是关乎意识形态的东西。马克思早就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由此看来,仅从品牌文化的角度看,“政治酒”、“官员酒”非但不是包袱,相反应该把它看成是茅台酒最具竞争力的东西。举目望去,今日中国之酒坛:龙兴御液、泰山封禅酒、帝王津酒、帝王杯酒、故宫御酒、故宫龙凤酒、乾隆御酒、大明帝王酒、汉光帝王液、沛公家酒……如果有“攀权附贵”之嫌,怎会有这么多的酒家去自找这些皇权政治“包袱”来背在自己身上呢。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