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是搞酒类营销出身,他对一个时期以来国内酒品营销市场仅仅是为了卖酒而卖酒引起的各种混乱无序竞争现象感到焦虑。他认为,企业应该更加注重开发自有品牌的独特文化内涵,以此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靠竞相压价,搞恶性竞争。
谈到“国酒”与“国瓷”的品牌整合为何将“红色官窑”改为“红色玉瓷”,李浩说,“官窑”有官本位之嫌且有封建专制文化色彩倾向,所以不取;改为“玉瓷”不仅能够体现尊贵,而且多了一分“民本”的亲切,也正符合醴陵瓷“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特点。“红色”一词主要强调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历史文化背景,既能凸显其政治色彩也恰切地表达了一种对毛主席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与怀念。
与李浩一席炎,笔者发现国酒茅台和国瓷的品牌整合的确是很有些机缘的。“国酒”、“国瓷”90年前的一段“金”缘
醴陵瓷与国酒茅台的机缘最早可以追溯到90年前二者的初次“相识”。
1915年2月至12月,为庆祝中美洲和南美洲之间,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航运的巴拿马运河竣工,由美国主办、30多个国家参加的一次盛大赛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举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耗资1700万美元,堪称世界空前盛典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当时的中国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准备,筹集各类展品重量达1500吨之多。醴陵釉下五彩瓷在1909年至1915年期间因连续三次参加国内外赛会获优质金牌奖(武汉劝业会一等金质奖、南洋劝业会一等金奖、意大利博览会最优奖),蜚声海内外,也被选送参加了这一世界性的赛会。就在这次盛会上,湖南瓷业公司选送的经典之作“釉下五彩扁豆双禽瓷瓶”获得了最高优质金牌奖的荣誉,被国外舆论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我们知道,国酒茅台也是在这次盛会上荣获金奖,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的。
90年前的这段“金”缘,今天国酒与国瓷终于牵手走到一起,是否再次能够创造中华品牌更加灿烂的辉煌呢?李浩说,他很有信心。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