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制瓷、宜兴紫砂陶制作、茅台酒酿制……这些享誉海内外的传统手工技艺均在日前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占有一席之地。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518项,其中传统手工技艺类占89项,主要包括陶瓷、纺织、酿酒、冶铸锻制等方面的工艺。
江西景德镇制瓷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据《中国陶瓷史》记载,早在明代景德镇就成为全国闻名的瓷都。景德镇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目前高档艺术陶瓷已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景德镇瓷器因其“技术精湛、品质优良、工艺独特”而成为国家用瓷的首选。
被誉为“国之瑰宝”的紫砂陶制作始于北宋时期,江苏宜兴是我国紫砂陶的主要产地之一。紫砂陶与中国茶文化一体化,同时浸透了中国文字、书法和绘画艺术。它最初的造型多是取材于田园事物,并在工艺流传中形成了装饰性造型,如南瓜、树干、荷花等。
贵州茅台酒、四川泸州老窖、山西杏花村汾酒分别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黄酒是我国历史最古老的酒,以浙江绍兴的最负盛名。它们的酿制技艺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此次也都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