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彩旗飞扬;万炮齐鸣,人心激荡。2006年5月29日9:00,四川省泸州市黄舣镇,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举行盛大奠基典礼!
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项目是泸州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项目,也是四川省“工业强省”的重点项目。项目自2004年11月提出以来,运作模式已成功进行了多次理论碰撞和实践试验,与市场对接已经较为成熟,项目筹建的各项准备工作也基本到位;在政府层面,省委张学忠书记肯定了“泸酒发展模式”,并指出“工业发展原则就是走企业集中发展之路”。作为发展区龙头企业的泸州老窖公司与泸州市签订的《重点建设暨招商引资目标责任书》也明确要求项目必须在8月份以前动工建设。项目已具备了大规模推广的条件。
奠基仪式由泸州老窖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谢明主持,他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出席奠基仪式的各界领导和嘉宾,并致欢迎词;接下来,泸州老窖集团公司张良总裁在讲话中总体介绍了园区发展的规划,将更深层次的整合泸州酒业资源,探索传统中国白酒向优势区域,向名牌企业,向原产地集中的科学发展之路。在白酒行业实践“科学发展观”,实践循环经济模式。泸州老窖作为古老的中国名酒和地方经济的龙头企业,将义不容辞的承担起这一重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站在行业的高度,肯定了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对于中国白酒资源整合、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意义;入驻企业代表重庆华建印务公司总经理王祖建也发表了讲话,认为发展区实现了一站式提供品牌白酒包装的集成化服务,更能适应市场需求,引导市场和服务市场。并表示非常乐意成为这个服务体中的一员。泸州市委书记徐波在讲话中谈到了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给泸州这个千年酒城带来的机遇和更高要求,提出用先进的理念、优厚的条件、实在的服务、全新的运作来迎接新一轮发展,强化核心竞争力,真正把握住历史机遇,实现泸州的大跨越。最后,四川省人民政府杨志文副省长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这是泸州市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过程中的大思路、大气魄、大手笔和大运作,对于做大做强泸州酒业、增强泸州经济势力意义重大,对整合和提升川酒竞争力将起到重要作用。他同时对发展区建设提出了希望,要抓住市场这个根本,要依托企业研发中心加大技术创新,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随后,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杨志文副省长、中食协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马勇先生、泸州市市委徐波书记、省国资委雷建副书记、省经委杨自力副主任、省发改委龙其云处长、省国税局张昌宁副处长、省食协范中成会长、市委林海云副书记、市委喻双秘书长、市政府杨文杰副市长、四川大学教授、省食协白酒专家组组长胡永松一起,举行了培土奠基仪式,宣告了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又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与会的各界代表还在南苑宾馆会议厅举办了“泸州·传统酒业发展论坛”,回答了数十家媒体记者的提问,对本次奠基和未来的规划取得了一致的肯定。
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的适时建设和顺利推广,必将有效地推动白酒产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有效解决白酒产业中存在的小而散、小而全、品质参差不齐、竞争力差、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实现产业升级。同时产业集群等现代工业手段和理论的采用,将有效地解决白酒生产中存在的集中度不高,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不快,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不强等问题。发展区推行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以及“清洁生产”和“零排放”环保目标,将改变人们对白酒作坊式生产的认识,有利于食品安全、白酒产业技术进步和规范化生产管理,维护消费者利益,有利于税源的培育,税收的征管以及四川财政收入的增长。
在推动地方经济建设方面,泸州酒业作为地方特色产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的出现必将充分整合和利用泸州区域的优势特色资源—酒业,促进酒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其他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做大泸州经济体量。通过发挥酒业在种植-加工-养殖环节中的桥梁作用,实现农产品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推进泸州“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构建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