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市营销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超,利益链改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味,一脉相传
·羊城食品陈鹏:广东包容酱酒品牌
·借力东博会,“一带一路”下五粮
·腾讯、红杉下注“酒水外卖”,酒
推荐文章
·酱酒大热迷人眼,经销商如何慧眼
·与顶级文化IP同行、寻找品牌赋能
·开创海派酱酒,“海酱”助力椰岛
·“老酒多一点”的合欣坛藏酒将烧
·古井首度披露89亿技改关键信息,
最热文章
·2012年度中国白酒的产量、销量和
·酒消费与文化
·壹吉购的后发可畏,在终局处布局
·封藏白酒的步骤
· 把酒卖给不喝酒的人
·劲酒,为什么一直有“劲”
·20元以下白酒的市场开发策略
·“天喔茶庄”名气虽大,其实却是
·进口葡萄酒营销攻略
·酒水市场调研方法及技巧解密
旗帜广告位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五粮液累计投入整合帮扶资金26亿余元,对口帮扶3县全面脱贫
2020-10-20 11:46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文丨酒业家主笔 彭伟

国务院扶贫办“社会组织扶贫50佳案例”

第十二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年度扶贫奖”

人民日报社“精准扶贫能力建设模式推荐案例奖”

“全国慈善会爱心企业”

“四川省 2018 年先进定点扶贫省直单位”

“2019 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四川省“最具爱心捐赠企业”

……

在一摞摞荣誉面前,五粮液人没有骄傲,却发出的是“公司始终将帮扶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铮铮誓言。

近年来,五粮液按照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部署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立足“扶上马、送一程、跑得稳”原则,充分发挥企业产业多元、平台多维优势,以产业扶贫、基建扶贫、消费扶贫、教育扶贫等为重要抓手,助力甘孜州理塘县、宜宾市兴文县、屏山县等帮扶地区脱贫攻坚。

截至目前,五粮液已累计投入整合精准扶贫帮扶资金26亿余元,在积极承担省市对口帮扶任务的同时,主动担当作为,助推甘孜州新龙县、雅江县、凉山州雷波县、阿坝州红原县等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为四川省的扶贫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最新消息,五粮液对口帮扶的宜宾市兴文县、甘孜州理塘县、宜宾市屏山县已全面脱贫摘帽,率先从贫困地区脱颖而出,成为全省扶贫攻坚建设的“标兵”。

五粮液的扶贫业绩,得到了多家央媒的肯定。10月16日,人民日报就发布了《精准扶贫下足“绣花功夫”》报道,明确表示近年来,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将扶贫工作视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发挥企业优势,承担定点扶贫任务。

《人民日报》指出:目前,五粮液集团对口帮扶的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宜宾市屏山县已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多措并举、重拳出击”,这是企业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一贯坚持的原则。企业在基地建设、产业打造、消费帮扶、教育扶贫等方面积极实践和探索扶贫工作新模式,充分释放基层治理活力,构建了一套精准扶贫模式,助推贫困地区脱贫奔康。

那么,五粮液在精准扶贫上是怎么做的呢?为何会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呢?酒业家对此进行了深度跟踪报道。

三县对口谋脱贫,唾手扶危别有方。

须信精诚能感格,产业发展是良策。

甘孜州理塘县、宜宾市兴文县、屏山县是五粮液集团的脱贫攻坚对口帮扶对象,为帮助3县尽早脱贫致富,五粮液充分发挥产业多元、平台多维的优势,积极探索多渠道、多样化、创新型、见效快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径,以资本化、产业化、市场化、企业化等多种模式,并结合党建的力量,为3县的脱贫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 资本化运营 构建“五粮液+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农户”模式

在甘孜州理塘县,五粮液捐资300万元、整合1600 余万元,牵头筹建了甘孜州首个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同时将股权分摊到五粮液理塘极地果蔬(香菇)基地,让农户成为股权持有人和实际生产经营者,激励农户参与产业发展。

五粮液理塘极地果蔬(香菇)基地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增收711.81万元,分红151万元,给80余位农牧民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贫困户33户,实现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

在宜宾市兴文县,五粮液捐资125万元,通过村资公司将股权分摊到五粮液青山岩竹林(苗圃)产业示范基地,基地带动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近70万元,以股权量化方式实现分红近10万元。通过以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为核心的创新模式,实现了传统农业生产向资本化运营的转变,产业示范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强。

2 产业化运营 构建“五粮液+特色产业基地+农户”模式

据了解,在扶贫过程中,五粮液始终将基地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通过土地流转,鼓励农户适度规模化经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核心示范区、标准化酿酒专用粮基地 100 余万亩。

在宜宾市兴文县,五粮液打造了“五粮液青山岩竹林 (苗圃)产业示范基地”1100 亩,基地以生产纸浆竹为主,产品由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宜宾纸业收购,有效解决农户长期收入问题。

同时,五粮液还帮助当地农户发展竹石盆景、林下种养殖业等辅助产业,提升土地资源使用率,解决农户中短期收入问题。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该产业基地林下种植-竹荪和大佛肚竹种植项目也正式启动建设,项目建设规模达55亩,可有效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在种植、管护和采摘期间预计可为贫困劳动力累计增收25万余元,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项目,将提取项目销售额的10%作为村集体收入,进一步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3 市场化运营 构建“五粮液+大集团大企业+基地+农户”模式

五粮液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找准消费扶贫的利益连接点,通过在五粮液举办专场展销会、定期不定期开展员工扶贫产品内购会、在“五粮液家园”数字工会平台开辟扶贫产品销售专区、引导扶贫产品广泛参与线上线下各类大型展销推介活动等方式,助力农户增收。

酒业家观察到,在增强农户发展信心的同时,五粮液一方面引进长期合作、成熟领先的品牌包装、营销管理等大集团大企业,为扶贫产业注入新的品牌内涵和现代化的营销理念。

另一方面,五粮液积极推动帮扶产业园区与河马生鲜、京东、珠海农控集团等线上线下大集团大企业的合作,参与全国性粮农类社会组织产业扶贫对接活动、全国食品安全县农副产品展销等多个全国性的大型展销活动,构建更为广泛、畅通的营销渠道,编织更为稳定、持久的营销网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实现扶贫产品向市场化产品的快速升级。

4 企业化运营 构建“五粮液+人才梯次培养+农户”模式

《人民日报》指出,“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开对“药方子”,拔掉“穷根子”,才能走出“新路子”。而五粮液集团也正是这样做的,他们充分发挥“头雁领航、群雁奋飞、雏雁丰翼”的人才雁阵效应,采取了多路径、多领域、多措施的立体式教育扶贫,提升对口帮扶单位民众的文化技能,为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积蓄人才和智力资源。近年来,累计投入教育帮扶资金7875万元,修学校、建教室、捐物资、奖师生,培养后备人才。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金矿”里造“摇篮”,曾品堂老酒培训学院加速老酒复兴潮流
下一篇:2020中国老酒大会即将召开,或将成为行业发展“分水岭”、“晴雨表”?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超,利益链改写,传统商超渠道商面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味,一脉相传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
与顶级文化IP同行、寻找品牌赋能之源,五粮液这半年做
与顶级文化IP同行、
借力东博会,“一带一路”下五粮液有着怎样的国际视野
借力东博会,“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