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酒业家 刘彬
产业政策调整提升酒业新韧性,川酒优势将因此而进一步凸显。
根据最新透露的川酒1-5月的数据,川酒显然已经站稳了白酒“控股”地位。然而这一成绩取得的缘由和经验是什么?其中有哪些值得整个酒产业学习和借鉴的?
在7月31日召开的中国酒业协会2020年四川白酒产业调研座谈会上,以宋书玉为首的中国酒业协会领导、以冯锦花为首的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领导、以王少雄为首的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领导,以及徐占成、杨陵江等四川白酒企业和酒类流通企业代表坐而论道,对川酒上半年的经验成果展开定性分析,并对下半年乃至以后的工作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而在会上,与会嘉宾们谈论的最多的话题,就是产业政策对于行业、企业的影响。
受惠于产业政策调整,今年上半年,四川省白酒产业经济运行情况明显好于全国,效益逆势增长优势不断巩固,对地方经济和整个白酒产业都做出了明显贡献。
1 川酒上半年业绩呈现三大趋势“一季度销售旺季受阻,增幅较大幅度回落;二季度加快复工复产,生产销售企稳回升。”主持当天会议的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富荣,在通报四川白酒产业发展情况时透露,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川酒同样面临着消费需求下降、库存压力增大、生产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和困难,但从全国来看,成绩单明显好于全国,“控股”态势愈发明显。
首先,体现在生产效益方面。1-5月,四川白酒规上企业累计生产白酒149.7万千升,降幅比全国低近7个百分点,占比更是从去年底的46.7%提升到现在的52.1%。换言之,全国总产量的半壁江上都归属川酒。
其次,体现在营收效益方面。1-5月,四川白酒规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06.6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利润199.7亿元,同比增长6.7%;对四川省工业贡献率达168%;且营收、利润分别占全国白酒产业的51.4%、36.1%。换言之,川酒效益逆势增长,优势不断巩固,不仅是四川省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还是酒业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
再次,体现产品价值效益方面。1-5月,1-5月,成都、泸州、德阳、宜宾“四大产区”充分发挥“压舱石”作用,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09.6亿元,占全省的91.2%;实现利润192.4亿元,占全省的96.3%。“六朵金花”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33.9亿元,占全省的57.7%;实现利润167.3亿元,占全省的84.6%,较2019年提高2个百分点;平均销售利润率26.7%,较2019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换言之,四川重点产区、企业贡献突出,名优品牌价值效应进一步凸显。
2 业绩取得根源于政策调整红利对于川酒在上半年取得的成绩,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冯锦花等分别代表酒业和四川政府,予以了高度认可,并就其经验展开了深入探讨。
“受惠于产业政策调整带来的红利。”在接受酒业家采访时,李富荣提到,川酒能在上半年“逆势长虹”,离不开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对白酒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一揽子产业政策的落地,而去年11月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的政策调整也同样对四川白酒产业的发展影响颇深。
酒业家获悉,自从2017年四川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白酒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来,四川在品牌提升、重大技术改造、资源整合等方面都给予“川酒”产业极大的政策支持。
201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又将食品饮料产业纳入全省“5+1”现代产业体系,将优质白酒纳入四川省16个重点产业领域加以扶持发展。
2019年底,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就《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第二类限制类中将“白酒生产线”剔除(2020年1月起,已经正式开始实施)。
今年以来,四川白酒原料供应、酿造生产、批发零售、商务会展、餐饮消费、文化旅游等全产业链同样受到巨大冲击,但随着一系列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的落地,川酒不仅能有序推进了复工复产,还在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方面颇有建树。
对此,李富荣表示:“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进一步体现,对四川名优白酒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利好;四川白酒优势产区利用政策优势,又稳固或强化了竞争能力,实现了存量资源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限制性政策的解除,有助于川酒产业内在的兼并重组,实现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同时有助于推动川酒优势产区利用政策优势进一步提升生产技术、质量安全、诚信体系标准,提高行业监管保障能力,吸引优质白酒资源深度集中,为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酒业家获悉,在这一过程中,四川名优白酒企业装备技术、工艺、研发、品牌运营等水平与能力将得到快速发展与提升,名优白酒的增量供给将得到扩大,优质白酒企业规模将快速增长。
因此,川酒在政策方面的落地执行,也得到了川酒企业和行业人士的高度认可,并认为这些都值得向全国推广。
3 六大方面强化川酒核心竞争力“为白酒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集聚名优白酒新的增长动能,今年上半年,围绕创新机制大力支持产业发展、全力推动重点项目稳步建设、重点产区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质量监督推动团体标准制定、强化科技支撑等,四川都从政策层面给予极大支持,并一一落地实施。”李富荣透露,在四川省领导联系指导优质白酒产业机制办公室的牵头引领下,四川各个主管单位通力合作,都切实实施落地了对支持酒类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酒业家获悉,今年以来,川酒在产业政策推进工作主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第一,将白酒酿造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下放至四川“四大主产区”,全力支持了优势产区扩大优质产能;
第二,将白酒生产许可权限下放市(州),优化许可审批流程,为白酒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第三,建立省、市、企业三级项目联系机制和重点项目台账,先后对30余个白酒重点项目进行精准协调服务,有力推动了优质白酒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
第四,组建川酒集团和四川酒茶集团,集聚了名优白酒新的增长动能;
第五,依托“铁拳”专项行动,开展了散装白酒专项整,并推动年份酒全链条的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净化了营商环境;
第六,出台《四川省优质白酒产业技术攻关路线图》,推动了产业智能化提升。
4 十大举措加速川酒振兴2020年,川酒的目标是确保全省白酒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0%,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