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市营销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超,利益链改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味,一脉相传
·羊城食品陈鹏:广东包容酱酒品牌
·借力东博会,“一带一路”下五粮
·腾讯、红杉下注“酒水外卖”,酒
推荐文章
·酱酒大热迷人眼,经销商如何慧眼
·与顶级文化IP同行、寻找品牌赋能
·开创海派酱酒,“海酱”助力椰岛
·“老酒多一点”的合欣坛藏酒将烧
·古井首度披露89亿技改关键信息,
最热文章
·2012年度中国白酒的产量、销量和
·酒消费与文化
·壹吉购的后发可畏,在终局处布局
·封藏白酒的步骤
· 把酒卖给不喝酒的人
·劲酒,为什么一直有“劲”
·20元以下白酒的市场开发策略
·“天喔茶庄”名气虽大,其实却是
·进口葡萄酒营销攻略
·酒水市场调研方法及技巧解密
旗帜广告位
绵竹产区透视:战略、品牌等4大升级击破发展桎梏,打造“十里酒城”,走出绵竹特色丨产区观察
2020-07-09 10:28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文丨酒业家主笔 彭伟

川酒宜宾、泸州、成都、绵竹四大核心产区,近年来绵竹产区可能是最努力的。

近年来,绵竹市委、市政府历史性地拔高了绵竹白酒的产业地位,使之成为了绵竹市最为核心的支柱性产业。随着政府等相关部门的重视,行业的回暖及市场需求的增加,激发了整个绵竹产区白酒从业人员的从业状态,而他们在主观能动性上的释放,也给整个产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酒业家了解到:2019年1—12月,绵竹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1.5亿元,同比增长12.5%;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28.1%;实现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27.6%;实现利税53.4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剑南春实现产值154.8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32.6%;实现利润22.5亿元,同比增长29.6%;实现利税47.3亿元,同比增长22.3%。

“以上数据为历年来最好。”在绵竹市酒类产业发展局副局长蔡磊看来,近两年绵竹白酒正处于奋发向上的状态,如果没有这次疫情的影响,2020年绵竹白酒还能再次迈上一个不小的台阶。

的确,绵竹产区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区战略品牌打造、产品提升、组织建设、人才吸纳等多方面均有建树,一个优质白酒产区的架构正在形成。

1 绕不开的三大“桎梏”: 战略不明、品牌不强、产区不力, 怎么破?

“多年以来,绵竹白酒就没有战略可言,一直处于无序(发展)状态。”

6年前,便有绵竹酒业人士向酒业家表示,虽然绵竹拥有川酒四大产区之一的美誉,且绵竹白酒也一直颇受业界好评,但在战略层面一直没能找到方向。因此,在上一轮行业的深度调整过程中,绵竹白酒遇到了极大的挑战,部分企业甚至陷入了停工停产,以至于把窖池租赁给外地人酿酒的情况。

“战略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白酒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发展过程中如不能形成统一的战略,并长期坚持下去,不管是企业还是产区,都很难取得长足的发展。”白酒营销专家、观峰智业集团首席战略顾问杨永华在接受酒业家采访时表示。

“绵竹白酒还是需要一个战略来统领整个产区的发展,这样才能走得更远。”在丰淳酒业总经理蒋德林看来,龙无头不行,绵竹产区需要制定一个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才能保持足够的竞争力,才能在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

作为绵竹白酒的主管单位,绵竹市酒类产业发展局也认为,绵竹白酒产业面临三大问题,其中之一便是产业发展规划滞后。他们指出,目前,白酒产业发展形势良好,但自2011年以来,绵竹市酒类产业规划未再进行更新调整,脱离当下酒类产业发展实际,对该产业的发展、壮大指导促进不够。更无法应对,2020年1月白酒限制产业解禁后,本地酒企扩能及跨界资本进入等系列问题。

品牌问题也是绵竹产区的一大核心问题,蔡磊也曾坦言,除名酒剑南春外,绵竹产区咸有消费者能叫得上名字的品牌。因此,绵竹产区要有作为,品牌的打造是下一阶段他们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酒业家了解到,除在中国顶级名酒“茅五剑”中的剑南春外,绵竹还有58家酒企(这个数字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是4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酒类企业有23家,以及小有名气的“东圣”、“绵春贡”、“碧坛春”、“杜甫”、“齐福”、“丰淳”、“双剑”等酒类企业及品牌。

酒业家了解到,这些品牌规模不大,其中东圣酒业的年销售额约2亿多元,绵春贡酒约1亿元,其余的品牌在几千万不等。据介绍,绵竹市齐福酒厂去年实现销售额4000多万元,这类规模的酒企已能在绵竹产区排进前五,可见绵竹产区的品牌力确实不强。

“东圣酒业、绵春贡酒等在德阳当地都还算是比较响的牌子,但在白酒行业里几乎没有名气,这就是绵竹白酒的现状。”说起绵竹产区的品牌,当地人唯有一声叹息。

“绵竹是川酒传统的主要产区之一,但是外向型品牌实在太少,企业缺乏品牌运作意识,过去几十年主要靠卖原酒来生存,依赖性太强,遇到省外的原酒需求量下滑就很容易歇菜。”有绵竹酒业人士透露,“走品牌化、产区化道路,是绵竹白酒唯一的出路。”当地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品牌化是绵竹产区转型的必经之路。

产区支持不力也是导致绵竹白酒多年来发展不前,错失黄金发展机会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介绍,绵竹原有矿业、机械工业和白酒三大支柱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矿业和机械工业是绵竹的核心产业,是支撑绵竹位列四川“十强县”的核心组成部分,白酒虽然是三大产业之一,但其地位并不高,没有专门主管白酒产业的部门,多年来都只是经信、商务等有关部门在代管,对产业的扶植力度有限。

绵竹市有关部门在向绵竹市人大汇报工作时也曾指出,绵竹产区发展滞后,地域品牌辨识度不强。他们指出,宜宾、贵州等地的白酒产区均已申请集体商标,而绵竹酒的集体商标发展滞后,市场竞争作用发挥不明显,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销售渠道。

同时,他们明确指出,当前的绵竹白酒缺乏支持鼓励政策。此次产业政策松绑,必将造成行业新一轮的扩张,传统白酒优势产区将凭借优秀的自然禀赋、庞大的产业规模和积极的扶持措施成为增长的核心区域。

“我市(绵竹)还没有出台针对白酒产业发展的支持鼓励政策。”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相关部门对绵竹产区升级的渴望,希望绵竹市委市政府能够给予绵竹白酒更多的政策扶植。

事实上,绵竹产区与川酒其他三大产区确实有着不小的差距。2019年,四川省累计生产白酒366.8万千升,同比增长3.6%,其中绵竹累计生产白酒19.2万千升,占四川省的5%。四川省311家规上企业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653.0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绵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28.1%,占四川省的5.5%;四川省实现利润448.8亿元,同比增长31.0%,其中绵竹实现利润22.5亿元,同比增长29.6%,占四川省的5%。

酒业家调研发现,政府、企业、经销商、供应商等多方均希望绵竹产区能够取得长足地进步。然而,战略、品牌、产区这三大梗到底应该怎么破?

2 曙光初现:主管部门成立、 产区意识觉醒、企业抱团发展, 绵竹白酒发展已在路上

“绵竹(白酒)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找到发展的主心骨,需要有人来领导我们谋发展。”在绵竹经营白酒近20年的老刘坦言,绵竹白酒领头人的问题必须要解决。

事实上,绵竹白酒人已经找到了引领自己发展的主心骨。2019年3月,绵竹市酒类产业发展局在绵竹市委批复下成立。成立后,绵竹酒发局的核心工作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酒类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的政策法规和决策部署,对绵竹白酒产业进行强服务、创增长、促发展,全力推进绵竹酒类产业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澳洲葡萄酒出口额逆势增长,南澳十大酒庄庄主7月16日“新酒业”云端放大招
下一篇:30大商表态打好营销“下半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超,利益链改写,传统商超渠道商面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味,一脉相传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
与顶级文化IP同行、寻找品牌赋能之源,五粮液这半年做
与顶级文化IP同行、
借力东博会,“一带一路”下五粮液有着怎样的国际视野
借力东博会,“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