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诗与远方的路上,
我们还需要歇息。
举一杯酒,
陶醉此刻!
——题记
这世界有点乱,酒圈的事则乱得不行。
据说,这是专家害的。有专家说品质决定品牌。有专家说酒好也怕巷子深。你真不知道听哪个专家的?但终归有王道,当代的商业圭臬就“以消费者为中心”。大道至简,一下子就切中了要害。
“先消费者之忧而忧,后消费者之乐而乐。”
“想消费者之所想,急消费者之所急。”
当然,最经典的莫过于“顾客就是上帝”。
但问题的关键是,你真正了解消费者吗?消费者凭什么说你家的酒好?
还得请专家出场。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说,“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那么,你家的酒是怎么才能“成功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呢?”
我们不妨从白酒消费者视角看看。
你家的酒总不能坑害人吧
用你们行家的话叫产品卫生安全指标得符合国家标准。这是底线!1998年山西朔州特大假酒案,一帮家伙把工业酒精装酒瓶子里卖,甲醇超标,直接把人眼睛弄瞎,把命弄丢。2012年,什么酒被爆料塑化剂严重超标,说塑化剂这玩意儿要损伤男性生殖系统,这还了得!不仅伤男人的身,还伤女人的心,而且是永久性伤害,吃龙鞭喝肾宝也恢复不过来。小道消费说,中国股票多是女人在操盘,那好,女人的本事就是要谁绿谁绿。这,你就懂了。
我想喝的是纯粮酒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这句话我劝酒的时候是挂在嘴边的。不管单粮还是多粮,三粮还是五粮,反正我就知道纯粮酒好!不管你是大曲还是小曲,原粮还是粉粮,反正我就想喝纯粮酒。我知道,固态白酒是纯粮酿酒,我一闻就知道酒好;什么固液法、液态法白酒就不是纯粮酒,是你们勾兑的,你们勾兑天、勾兑地、勾兑人我没意见,也关我屁事,但勾兑酒就不对了。据说,你们是用不同的标准来区分,但是你们那个标准太复杂,我搞不懂,而且,谁知道你们是如实标注还是“假打”?算了,自己喝酒时,也就按兜的钱随便买一瓶。但我心里是清楚的,纯粮酒好!
喝起来顺口,醒酒快,酒后不上头就是好酒
现在,这酒也搞得太复杂了,什么浓香、酱香、清香、米香,又说什么十三香,估计二十香也说不完。这我就搞不懂了,管它什么香型不香型,好喝就行。什么是好喝,喝起来顺口,啃吞,酒喝下去之后,很快就醒了,没有上头或身体不适的感觉。你偏要说酱香好喝,可为什么多数人喜欢喝浓香?你偏要说浓香好,为什么酱香茅台又卖得那么贵?我倒是想,是不是习惯成自然、习惯成嗜好?
老酒就是好酒
“酒是陈的香”,老祖先说的话总是没错;又说“品质之上,唯有老酒”,这话我也认同。我把家里珍藏多年的酒来招待朋友,特别有面子,而且真的好喝。但我也纳闷,听说酒要放在坛子里才越放越好,好比那些洋酒,讲究的是在橡木桶中贮藏的年份。怎么老酒概念到中国就变了样,说什么瓶储年份,以灌装日期为准。酒装到玻瓶里真的会变好吗?似乎好的一点,是真的变好了呢?想着想着,我也想明白了,灌装日期不说谎,坛储年份就说不准了。有说坛储3年、5年、10年,可是有的酒厂居然说是30年、50年、80年的老酒,他家的酒比他家建厂时候还要长,这不是忽悠我们吗?所以说,喝老酒还得看谁家的老酒。
还是要买牌子货
我观察了哈,白酒中的牌子货历史都比较悠久,酿酒技艺都是从老祖先那儿传下来的,经过了时间的沉淀,有文化底蕴。烤酒嘛,我虽然不懂,但还是知道“千年老窖、万年糟”,没得老窖、老糟,挖几口新窖,肯定出不了好酒。白酒中的牌子货质量那就可靠得多,大多数都出产于优质产区,“好山好水出好酒”,这个我懂,比如,四川盆地就产出酒,古人有“川酒云烟”,名不虚传。现在酱香酒又宣传“赤水河”,可能也是环境好吧。白酒中的牌子货,比如中国名酒,都是以前有真才识学的专家评出来的。不像现在的专家,遍地都是,一竿子可以打倒一排,滥竽充数的多。其实,最重要的是,喝牌子货有面子。人这一辈子,失节事小,面子事大。其实,有些名头特别大的品牌,我也喝不惯,但因为面子,也陪客人喝,看客人喝得起劲的样子,可能他喜欢吧!
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
讲个故事。跟酒无关,但道理相通。说某人去商店买衣服,左看右看,觉得某款衣服不错,一看吊牌上的价格,才一百多块,立马走人。商家似乎看出了什么,悄悄把衣服换了个位置,标价一千多块。这位顾客隔了几天,又去这家店,又看上了这件衣服,看了哈价格,立即成交。说实话,我也会这样,几块钱、几十块钱的酒的质量肯定比不上几百块钱酒的质量,贵肯定有贵的道理。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