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心跳”的感觉是当前对老酒收藏界的一种表述。近年来,老酒价值凸显,消费者对于老酒的价值认知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老酒收藏行列,老酒收藏市场可谓一片欣欣向荣。在刺激惊险的老酒收藏这片“深海”里,如何让自己变成游泳健将,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陈年老酒鉴定显得尤为重要。
4月22日,由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酒类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陈年白酒收藏鉴定师(培训班)”在武汉开班,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何继红,副会长董军芳,秘书长任捷,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酒类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李锦宜,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第五届国家白酒评酒委员胡义明,专职副会长兼陈年白酒鉴定培训中心主任、老酒收藏培训标准教材主编陈铁锤,华夏酒报、 总编辑韩文友,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酒类专业委员会陈年白酒鉴定培训中心副主任、老酒收藏培训标准教材主编、《茅台酒鉴别》著作者陈杰、黄鹤楼酒业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麻玉侠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老酒学员出席了开班仪式,这将改变老酒收藏鉴定“缺位”的局面。
老酒收藏,名酒价值凸显
何谓陈年白酒?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酒类专业委员会专职副会长兼陈年白酒鉴定培训中心主任、老酒收藏培训标准教材主编陈铁锤认为,在市场上流通或存放15年以上的原瓶装酒即可称为老酒,又称陈年白酒,陈年白酒泛指所有经过较长时间存放的陈年佳酿。陈年白酒是酒类生产厂家的核心战略资源,中国名优白酒的生产,需要用陈年老酒来对基酒进行调味,加入少量的老酒就可以使基酒发生神奇的变化,醇厚陈香、对酒的口感起到画龙点晴的奇妙作用。老酒作为酒类收藏品,它应该具有物质、精神两个层面的意义。既有稀缺性,保值升值性,又有观赏性,享用性。老酒收藏方兴末艾,前景广阔。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酒类收藏爱好者60多万人,其中藏品规模在万瓶以上的达数万人,这些藏品主要集中在17大名酒和地方名优白酒。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称,未来3-5年,白酒收藏的市场规模可能达到500亿元,陈年老酒市场价值正在快速放大。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白酒是中华文化组成的一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物质文明相结合的一种具体物质。从诸多酒友们的感情来说,老酒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人们对其特殊年代的记忆、美好事件的回忆、或者是某个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事件。
从品类上来说,1952年到1989年,国家共组织5次全国范围的评酒会,先后评选出了17种国家名酒,涵盖后来人们常说的“四大名酒”“八大名酒”“十七大名酒”。这17种名酒包括:茅台酒、汾酒、泸州老窖、五粮液、董酒、西凤酒、洋河大曲、双沟大曲、郎酒、剑南春、全兴大曲、古井贡酒、宋河粮液、特制黄鹤楼、武陵酒、宝丰酒、沱牌曲酒。从年代上划分,新中国成立以后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酒最具收藏价值。
胡义明认为,酒类市场发展多年,老酒收藏领域成为一个新的有待开发的空间。陈年老酒价值巨大。酒的陈年是一个理化过程,陈年老酒经过岁月的沉积脂类型气味更加突出,开瓶即香溢四方,醇类物质经过陈酿刺激的感觉逐渐变淡,使得其入口顺滑,对白酒的“香、味”具有明显提升。
中国酒业协会联合歌德盈香公司正式发布了《中国老酒市场指数》显示,从2013~2018年,老酒市场价格处于一个快速上升期,老酒价格年度平均涨幅32.86%,年度最高涨幅50.23%, 5年时间增长了4倍。
老酒鉴定,制定阳光计划
老酒收藏对于酒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未来还将引导企业培育老酒,引导老酒收藏市场向规范化发展,用老酒的声音为白酒品牌建设提供支持。开展老酒收藏鉴定的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造福于广大藏友和中国酒类行业的大好事。协会组织理应肩负这一使命,团结所有的力量,建立健全有关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管理制度,携手名优酒企,群策群力做好中国陈年白酒的收藏,鉴定培训工作。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何继红希望参加陈年白酒的学员多交流,此次培训班能对学员在今后工作中起到帮助作用,此次培训对净化陈年白酒市场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给消费者一个陈年白酒消费环境,让陈年白酒健康有序的发展。
在胡义明看来,老酒收藏交易当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鉴定老酒真伪,为了确保每一瓶老酒的真伪,邀请了一批国家级白酒评酒师以及在老酒收藏界有一定影响的行家,对每一批次的老酒进行严格地鉴定。
据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酒类专业委员会专职副会长陈铁锤介绍,培训教材中国副食流通协会组织国内顶级白酒酿造品鉴专家、老酒收藏鉴定专家以及茅台、五粮液酒厂打假办专家、国家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等有关专家学者共同编写了《老酒收藏鉴定师培训教材》,包括“老酒文化综合知识”和“老酒鉴定专业知识”两部分。培训教材注重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涵盖众多名优白酒,重点突出茅台酒、五粮液、汾酒、剑南春等国优名酒。同时,培训注重老酒鉴别“实战性”,设置了名优老酒现场实物鉴别等课程。
老酒鉴定,专业或成标准
在老酒收藏市场上需尽快建立相关的行业标准和价格体系,以应对逐渐增长的老酒收藏市场规模。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于老酒越来越感兴趣,也需要尽快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让老酒爱好者或者消费者更加深入的了解老酒,这也有助于老酒市场的健康发展。
胡义明表示,国内老酒收藏发至民间,全国现有老酒收藏、研究、经营等爱好者几十万人,老酒收藏之风,应该是上世纪80-90年代自发兴起,逐渐形成的。然而,由于管理缺失, 交易不规范,制假造假者沉渣泛起,如何做好“老酒鉴定”这项工作,便是展现在我们这个行业面前即待解决的课题,陈年白酒的收藏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古即有“酒是陈的香”之说。藏酒也是一项有着十分广泛群众基础的收藏项目,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老酒收藏对于酒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此次培训班打破了酒业培训界的数个第一,中国首届陈年白酒收藏鉴定师培训班是第一个由国家级权威协会举办的陈年白酒收藏鉴定师培训;第一个由行业资深专家学者编辑教学课程的培训班;第一个编写教材的培训班,通过培训将进一步提升老酒收藏、鉴定从业者的鉴定水平,从知识层面和鉴定层面规范行业标准,使老酒收藏、鉴定从无序竞争向有序竞合转变,从而带动酒行业健康稳步发展创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