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酱香热成了行业持续关注的焦点。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酱酒市场的整体销售收入约900亿元,约占到了我国白酒销售收入的13%左右;酱酒产业实现的利润约在450亿左右,有望占到我国白酒行业利润的35%-40%。酱酒市场呈现出高增长、高利润的特点。
从2018年的企业表现来看:
三季报显示,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522.42亿,同比增长23.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47.33亿,同比增长23.77%;核心产品飞天茅台以及纪念酒价格居高不下。 “青花郎瓶贮年份酒(2012)”于10月26日正式上线挂牌销售,全天以上百万元封单涨停;11月16日,在一场郎酒专场拍卖会上,两瓶1979年老酒拍出38万元高价。 习酒2018年上半年也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大型酱酒企业用优异成绩狂刷存在感,昭示着“酱酒热”的真实存在。但是,对于茅台镇那些中小型的酱酒企业,是否真正享受到了酱酒大热潮带来的红利?是否真正“热”了起来?对此,酒说(微信号:jiushuo99)记者实地走访了酱酒集中产区茅台镇的一些中小型酱酒企业,意图呈现出中小酱酒企业的真实生存状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