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行业中,企业扩张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话题,就连万吨扩张也已司空见惯了,在9月12日至16日的“中国白酒文化自信研讨会暨第五届国宝李渡封坛文化节”上,江西李渡酒业大张旗鼓的进行了一场千吨扩张的活动。
很多业内人士乍一听笑了,扩张一千吨也值得宣传?但深入一了解才发现,这千吨背后是极为严格的品质工艺要求,基于这种对品质的苛刻,即使这千吨的扩张都非同寻常且难度颇大。
所以,在“中国白酒文化自信研讨会暨第五届国宝李渡封坛文化节”期间,李渡酒业的千吨扩产项目成为整个活动的的重头戏。除此之外,国家级品酒师培训、 千金坛封坛、非遗传承、捐资助学、中国白酒文化自信研讨会、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酒发布、一瓶错版酒拍出3万元天价、“国宝之夜·国粹之声”、真实年份酒大赛、高端老酒交流大会动等精彩活动迭出不穷,为本次的文化节增添了无限魅力和亮点。
带经销商培训,品酒师培训提升团队实力
9月10日,被誉为“黄埔三期”的国宝李渡国家白酒品酒师培训正式开课,为第五届封坛文化节拉开序幕。国宝李渡从全国聘请的多位“国宝级”白酒专家,组成了中国史上最强的品酒师培训团队,向学员们传授最专业、最权威的酒类专业知识。
通过4天的培训,72名学员系统学习了《华夏文明中流淌千年的酒史》、《中国白酒感官品评要领》、《中国十二白酒品鉴》、《白酒安全风险分析与探讨》等理论知识,以及“不同储存年份原酒的鉴别”、“不同糟层酒的鉴别”、“不同馏分酒的鉴别”等实践知识。9月14日,60多名学员顺利通过考核,成功晋升为国家二级品酒师。
控量为保质,千吨特型基酒扩产开窖投粮
一瓶好酒,要靠时间和匠人的心血积累,这些因素也约束好酒的生产数量。从2015年获得布如赛尔国际大金牌奖之后,国宝李渡为了保证李渡高粱1955的黄金品质,采取了一年连续多次涨价的方式来限购,但还是没能控制市场上供不应求,经常出现卖得断货的现状。
随后,金东集团董事长吴向东又采取了每年只生产和销售4600件的限额纪律,来约束企业的盲目扩张,结果依旧挡不住消费者对李渡高粱1955的狂热追捧,供不应求的现状仍旧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喝到价格实惠的好酒。
今年9月,在征得金东集团董事长吴向东的同意下,国宝李渡决定扩大生产规模,合理地利用企业现有的窖池资源,扩建一个1000吨的特型基酒基地,适度、有序地增加李渡高粱1955和同一系列高端酒的产量,缓和市场的供需矛盾。9月15日上午9时38分,1000吨特型基酒扩产正式开窖投粮。
非遗传承,让传统技艺生生不息
李渡元代烧酒作坊的发掘出土,更是将中国烧酒的历史至少提前到了800年前的元代。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目前了解到的最古老、最具正统的中国烧酒酒庄,李渡元代烧酒作坊堪称是“酿酒遗址”中的 “国宝”。不仅如此,李渡元代烧酒作坊被已故白酒泰斗周恒刚老先生誉为“国宝中的国宝”,使得江西一跃成为中国烧酒起源地。
为了将李渡传统的酿酒技艺传承下午,李渡酒业第39代、40代、41代酿酒传承人举行了隆重的拜师、谢师礼,并进行了授牌仪式。
李渡酒业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沉淀,从第一代邓金林先生开启中国蒸馏酒发源地,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九家作坊组建了公私合营的国有酒厂,建厂60余年来的各代领头人带领李渡酒人勤劳拼搏,形成了进贤县“一瓶酒”的特色产业。为感谢历代掌门人的辛勤付出,进贤县委县政府为建厂后的企业领头人设置了改革开放进贤县委县政府为建厂后的企业领头人颁发改革开放40周年功勋奖,今天特地请来了书记和厂长以及董事长总经理代表,陈湘侠厂长、陈贵泉厂长、吴发根厂长、李光祖厂长、林泽民总经理、邓湘涛总经理、杨思奇总经理、罗俊董事长、李炜总经理、汤向阳董事长、阳建华总经理等人上台接收奖牌。
封千斤坛,创造江西封坛新标杆
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封坛文化节,“封坛文化”成了国宝李渡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深受老酒藏家们的钟爱。封坛形式从“50斤封坛”、60斤60度的“甲子封坛”、“整窖封坛”发展到今年的“千斤坛”……价格也从2014年的50元一斤涨到现在的100元一斤,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内容”——酒体仍然选用发酵期3个月,酒精度为60o的原浆酒。
“千斤坛”无疑又创造了江西封坛酒的新标杆。 “封一个千斤坛,不出三年就可以赚到九万元。”吸引了众多老酒藏家的参与。
为了满足了坛主随时可以转卖或者现喝的需求,国宝李渡推出了“封千斤坛,可向酒厂借同等数量,并且已封坛5年的原浆酒”的优惠政策,坛主还可随时向酒厂借已经封坛了5年的原浆酒,三年后酒厂按所借的斤两从千斤坛中如数扣除,如果坛主不愿意扣除,所借的酒则按180元/斤购买。坛主以新酒的价格买到5年的封坛原浆酒,相当于花9万元封千斤坛,不用三年就变成了18万元。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