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酿造素有大窖、小窖之分,在“抓革命,促生产”的年代,由于单纯追求白酒的产量,很多厂家悄悄地将小窖毁并成大窖。一时,小窖数量呈锐减之势。中国白酒专家第三代核心人物沈怡方早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白酒生产技术全书》中对这种独特的小窖酿造技术就有专门论述,但由于小窖的消退,其论述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
2006年春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召开期间,宣酒董事长李健介绍宣酒酿造技术的一段话引起了沈怡方的关注。沈怡方品尝了宣酒,认识了李健,自此,白酒泰斗与宣酒小窖的传世情缘就此展开。
2007年冬季,沈怡方亲自来到宣酒考察。走进宣酒的酿造车间,只见成片的窖池上弥漫着一层厚厚的乳白色雾气,壮观而神秘。面对此景,沈怡方两眼放光,脱口而出:“啊,江南小窖群!”随即,他围着一条又一条小窖池仔细研究起来。
沈怡方向陪同的李健董事长揭开了宣酒绵柔品质的酿造之谜:“江南小窖池容积小,8立方米左右,形状狭长呈梯形,容糟醅量不多,糟醅接触窖泥面积大,有利于培养糟醅,能使发酵充分、均匀,产生更多的香味物质,进而使酒体更加醇和、绵柔,提高酒的质量。”宣酒传承1200多年来一直使用这种小窖池酿酒,清澈甘冽、窖香浓郁、绵柔醇和,可谁也不知道其中的奥秘。对此,沈怡方调侃地说:“你们偏居江南,计划经济年代没有增产的压力,所以这种小窖池才会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下来,看来是坏事变好事啊。”
有了这次发现,沈怡方便成为宣酒的常客。自认肩负保护小窖酿造工艺责任的老专家,还应允做了宣酒的质量总顾问。宣酒集团质量总监黄明成为沈怡方的“关门弟子”。 2010年10月22日,江南小窖酿造工艺研究所在宣酒集团挂牌成立,沈怡方又欣然担任研究所所长。2011年9月19日,以沈怡方为技术核心的宣酒人倾心研发的小窖芝麻香型中国宣酒成功上市,该产品一举获得“中国白酒技术创新典范产品”称号。
如今,随着宣酒红遍大江南北,人们对小窖的认知逐步加深。“吃饭吃小灶,喝酒喝小窖”这句经典语录又在消费者之间口口相传。